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草书“参”和“喿”的区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草书“参”和“喿”的区别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06/22/45201743_1122552948.shtml

在书法艺术中,草书的“参”和“喿”两个字的写法容易混淆。本文通过对比多位书法家的作品,详细分析了这两个字在草书中的区别,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喿”(zào),古同“噪”。
“喿”一般不作为独体字存在,但它与其他部首组成别的字后,例如“噪”、“操”、“澡”、“藻”、“燥”、“躁”等字,其中“喿”的草书写法与“参”很像。

一、混淆的例子


孙过庭《书谱》:胜母之里,曾参不入


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坚持雅操

把这两个字择出来看:


孙过庭《书谱》:参


赵孟頫《真草千字文》:操

“参”和“操”字中的“喿”是不是一模一样?

例2:

王羲之《大观帖》:参

智永《草书兰亭序》:躁

上面的“参”字和“躁”字中的“喿”是不是又一样了?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参”和“喿”的区别不在于上面是写成“厶”还是写成“撇横钩”。

在草书中,“厶”和“口”没有区别。

“厶”,这样一个三角形的部件,经常和“口”混用,例如“國”字中的“口”就经常写作“厶”的形状,“弘”字中的“厶”也经常写作“口”(如下图)。由此可知,“厶”和“口”在书写的时候经常是可以代替的。

王羲之《新绛帖》:国

欧阳询《华度寺碑》:弘

二、“参”的草书为什么这么写?

《曹全碑》:参

王羲之《大观帖》:参

从上面两个图可以看出:

部件①的“厶”写作“撇横钩”;

部件②,左右两个“厶”写作一“横”;

部件③的“撇”和“捺”写作一“横”;

下面的“小”保持不变。

三、从隶书看“参”和“喿”的区别

《曹全碑》:参

《隶辨》:喿

在隶书中,两个字的区别在于“参”字中间是一撇和一捺,“喿”字中间是一横。

四、在草书中,“参”和“喿”的区别

在草书中,可以突出“参”字的撇和捺,以区别于“喿”字。

黄庭坚《宋云顶山僧德敷谈道传灯诗八首》:参

董其昌《枯树赋》:参

王宠《自书包游山诗》:参

赵之谦《崇本堂藏赵之谦翰札》:参

徐渭《论书法卷》:参

颜真卿《戏鸿堂法帖》:参

赵孟頫《高峰和尚行状》:参

于右任《于右任书法全集》:参

王蘧常《蘧草法帖》:参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近代的一些书家多采用“撇”和“捺”折方式来写这个“参”字,可能是他们也意识到,如果把“撇”和“捺”写作一横,容易和“喿”字混淆,所以才有意识地加以区分。

我把这种突出“撇”和“捺”的“参”字推荐给大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