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世界心脏日:如何早期识别房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世界心脏日:如何早期识别房颤?

引用
MedSci-临床研究与学术平台
8
来源
1.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34098408802f
2.
https://www.medsci.cn/guideline/show_article.do?id=26a4b1c003922a90
3.
https://www.sohu.com/a/806359493_296660
4.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9097
5.
https://www.caogr.org/detail_1_837.html
6.
https://docbook.com.cn/information/2205
7.
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25-2/20250203082246595.htm
8.
https://www.msdmanuals.cn/professional/cardiovascular-disorders/specific-cardiac-arrhythmias/atrial-fibrillation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让我们一起关注房颤这一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和心力衰竭。因此,及早识别房颤的症状和预警信号至关重要。

01

房颤的典型症状

房颤的主要症状包括:

  • 心悸:感觉心跳加速或不规律,常伴有胸闷、心慌。
  • 头晕与乏力:可能出现头晕、黑蒙甚至晕厥,同时感到体力下降和容易疲劳。
  • 呼吸困难:运动耐力降低,轻微活动即感气短。
  • 胸部不适:包括胸痛或压迫感,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除了上述典型症状,房颤还可能表现为:

  • 脉搏异常:脉搏强弱不等、快慢不一,有时可通过搭脉或血压计发现。
  • 多尿:部分患者因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而出现尿量增多。
  • 下肢水肿:在疾病进展中可能出现,尤其是伴随心衰时。

值得注意的是,约三分之一的房颤患者可能完全没有明显症状,仅通过体检偶然发现。因此,定期体检对于房颤的早期发现也非常重要。

02

房颤的高危人群

某些人群更容易发生房颤,需要特别警惕:

  •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房颤最常见的可校正危险因素之一。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心房结构重构及电重构,增加房颤的发生和复发风险。

  •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房颤风险显著增加,这与糖尿病所致心房重构相关。有效的血糖控制能减少房颤的发生和进展。

  • 肥胖人群:肥胖不仅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还会通过多种机制(如心房扩张、心肌脂肪浸润及炎症)增加房颤风险。建议通过减重和生活方式干预来减少房颤的发生及复发。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OSA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可通过多种机制(如交感神经活性增加、氧化应激、心房超负荷等)增加房颤发生发展风险。建议对所有房颤患者进行OSA的筛查。

  • 过度饮酒者:过度饮酒已被证明显著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在酗酒的情况下。酒精会导致心肌损伤和电解质失衡,进而诱发房颤。

03

房颤的诊断方法

如果出现疑似房颤的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

  • 心电图(ECG):是最常用的诊断工具,可以捕捉到房颤时的心律失常。

  • 动态心电监测:对于症状不频繁的患者,可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更长时间的心电监测来捕捉异常心律。

  • 心脏超声: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帮助判断房颤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 血液检查: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电解质水平等,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

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导管消融等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或属于高危人群,应及早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

通过了解房颤的症状、危险因素和诊断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这一疾病,及时就医并获得规范治疗。这不仅能改善生活质量,还能预防严重的并发症,守护心脏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