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恩强解读:内镜系统新突破
令狐恩强解读:内镜系统新突破
2023年,消化内镜领域迎来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在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令狐恩强教授的引领下,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还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就医体验。
经口胆胰管镜超级微创诊疗技术的突破
经口胆胰管镜超级微创诊疗技术,即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消化道重建术后胆胰管梗阻性病变治疗中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由于消化道重建术后ERCP的内镜入路冗长且复杂,输入攀和吻合口识别困难,肠管粘连及成角等问题,使得ERCP内镜微创治疗胆胰管梗阻病变得极具挑战性。
针对这一难题,专家们结合临床经验,系统阐述了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的内镜选择策略及操作技巧。例如,在胃大部切除术后,可采用经口或经空肠造瘘途径进行ERCP;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可利用Roux-en-Y吻合口作为内镜入路。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ERCP在复杂病例中的成功率。
AI辅助内镜诊断技术的革新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消化内镜诊断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通过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AI辅助内镜系统能够在不同类型的消化道内窥镜下帮助医师高效、高准确率地识别各种消化道疾病。
在胃镜检查中,AI系统可以实时检测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敏感性高达90%以上。在肠镜检查中,AI辅助系统能够自动识别息肉和腺瘤,显著提高了结直肠癌的早期检出率。此外,AI技术在胶囊内镜和超声内镜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展了内镜诊断的范围和精度。
国产内镜技术的崛起
国产内镜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份额上已逐步超越国际巨头。其中,开立医疗的消化及呼吸内镜中心整体解决方案备受瞩目。上海长海医院李兆申院士等专家对其技术创新实力给予高度赞誉。
开立医疗的EG-UC5T超声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搭载百万级CMOS成像技术和自主研发凸阵换能器,可呈现优质的内镜和超声画面。其4.0mm大钳道、12.6mm先端部外径和150°超声扫描角度等设计,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全面、更精准的诊疗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动国产内镜技术的发展,开立医疗还推出了首届“开立杯”全国消化内镜图像&视频病例大赛。大赛聚焦国产内镜技术临床应用,以消化系统和胆胰系统相关病例病变图像为考察对象,旨在激励内镜医师成长、促进专业交流。
这些新技术和新进展不仅提高了消化内镜领域的诊疗水平,更为患者带来了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选择。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内镜系统将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