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治疗迎来新突破:无痛微创让“有痔之士”重获新生
痔疮治疗迎来新突破:无痛微创让“有痔之士”重获新生
“十人九痔”,这句俗语道出了痔疮的普遍性。据统计,我国肛肠疾病发病率为59.1%,其中痔疮占比高达87.25%。面对这一常见病,许多人却因羞于启齿而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传统手术治疗虽然有效,但往往伴随着疼痛、恢复慢等困扰。幸运的是,近年来医学技术不断进步,涌现出多种新型治疗方法,让患者在无痛、微创的条件下就能告别痔疮困扰。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无痛治疗新选择
2024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成功开展了一例内镜下内痔硬化剂注射治疗术。该技术通过内镜引导,将硬化剂精准注入内痔组织,引发无菌性炎症反应,促使痔疮组织纤维化、萎缩并最终脱落。整个手术过程仅需15分钟,患者术后感觉良好,无明显疼痛感。
与传统内痔切除术相比,这种新型治疗方法具有显著优势:
- 无痛苦:整个治疗过程在内镜引导下进行,无需开刀,患者几乎无痛感。
- 微创:手术创面极小,减少了感染风险。
- 费用低:相比传统手术,治疗费用更低。
- 疗程短:手术时间仅需15分钟左右,术后恢复快。
- 出血量少:治疗过程中几乎无出血。
- 愈合快:术后1天即可进食并下床活动。
THD技术:让痔疮“消失”的黑科技
经肛门痔动脉去功能化(THD)是一种非手术性痔疮治疗方法。通过高频声波精确定位供应痔疮的血管位置,医生使用特殊器械将这些血管缝合结扎,同时将脱出的痔疮头部缝合回肛管内部。这种治疗方式适用于3-4期痔疮患者,即痔疮头部脱出肛管外不能自行回复,或长期脱出伴有瘙痒和发炎的情况。
THD技术的主要优点包括:
- 无需切除痔疮组织:避免了手术伤口,减少了术后疼痛。
- 疼痛小:治疗过程及术后疼痛轻微。
- 出血少: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极少。
- 恢复快:患者可能不需要住院,术后可较快恢复正常生活。
- 排便正常:不影响正常排便功能。
- 并发症少:降低了传统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风险。
无创电解术:30分钟告别痔疮困扰
无创痔疮电解术是目前最前沿的痔疮治疗方法之一。该技术通过微电流作用于痔疮表面,分解血管中的水分形成强碱性环境,导致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痔疮失去养分供给,自然萎缩并被身体吸收。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 无需麻醉:整个过程无痛,无需使用麻醉药物。
- 非创伤性:治疗过程不涉及手术切口,真正实现无创。
- 治疗时间短:每例治疗仅需30-40分钟。
- 安全卫生:使用一次性耗材,避免交叉感染。
- 无需留院:治疗后可立即恢复正常生活。
- 效果显著:治疗后痔疮立即缩减60%以上,7-14天内被身体吸收。
传统手术 vs 新型治疗:谁更胜一筹?
传统痔疮手术虽然疗效确切,但存在诸多不足:
- 疼痛剧烈:术后疼痛是患者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 恢复时间长:需要较长时间卧床休息,影响正常生活。
- 并发症风险:可能出现感染、肛门狭窄等并发症。
- 复发率高:部分患者术后仍有复发可能。
相比之下,新型治疗方法在多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 无痛或微痛: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微创或无创: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感染风险。
- 恢复快:患者可以更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 并发症少:降低了传统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
- 复发率低:通过精准治疗,减少了复发机会。
专家建议:早发现早治疗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肛肠外科副主任医师金纯提醒,痔疮虽然常见,但不应掉以轻心。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预防痔疮:
- 保持规律饮食,多摄入膳食纤维。
- 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
-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过度用力。
- 保持适当体重,避免肥胖。
- 定期进行肛肠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痔疮治疗已经进入无痛、微创时代。患者无需再因恐惧手术而延误治疗。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正受痔疮困扰,不妨考虑这些最新的治疗方法,早日摆脱病痛,重获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