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地包天?早期矫正如何干预?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地包天?早期矫正如何干预?
说到地包天,大家知道在亚洲人群中,骨性III类的发病率占15.8%,尤其在中国北方人群,东北部地区的骨性III类问题明显高于南方地区。
由于地包天异常的咬合关系,导致上下牙之间咬合接触面积少,咀嚼肌功能也会随之降低,咀嚼效率降低 40%,所以为了牙齿和身体健康,矫正干预要越早越好。
为什么越来越多孩子出现地包天问题?
专家总结了以下几点,家长们可以看一下,自家孩子是哪种因素导致的地包天。
1、遗传因素:
地包天具有家族聚集性,即家族中有地包天的人,下一代出现地包天的几率会相对较高。这种遗传性质使得一些孩子天生就具有形成骨性地包天的倾向。
2、不良的口腔习惯:
一些孩子可能习惯性有咬手指、咬铅笔等不良的口腔习惯,这些习惯可能会影响牙齿和颌骨的发育,导致地包天的出现。
3、错误的哺乳方式:
如果妈妈们在哺乳时姿势不正确,或者孩子再大点,喝奶的时候将奶瓶拿得太高,导致孩子需要过度伸展下颌才能喝到奶,长期下来也可能导致地包天的形成。
4、乳牙期的局部障碍:
如果孩子在乳牙期出现局部感染、炎症、外伤等情况,可能也会影响上下颌骨的正常发育,从而导致地包天的发生。
5、呼吸道疾病:
在临床上也发现,有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呼吸道疾病的孩子,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减小压迫刺激,舌体常向前伸并带动下颌向前,出现地包天的情况。
6、面部受到创伤:
如果孩子面部受到过创伤,尤其是在儿童时期面部受到过创伤,可能会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增加地包天出现的几率。
此外,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一些孩子可能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长时间处于室内环境中,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颌骨发育和面部肌肉力量,从而增加地包天的风险。
早期矫正有哪些干预方式?
地包天的牙齿矫正方法,实际上与具体病因类型无关,不管是上颌后缩,还是下颌前突,也不管是高角或者低角,早期矫正干预基本上都是前方牵引或者 Frankel III 型功能矫治。
只不过不同的生长型对矫治方法的反应不一样,早期矫正的效果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地包天的孩子也要提前做好沟通:
(1)首先明确牙齿矫正目标。
(2)要跟患者讲清楚下颌骨生长的特点,有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下颌骨发育速度远远超过干预的速度。
(3)由于遗传性或者环境因素,下颌过度生长,存在地包天复发的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建议5岁就可以进行早期牙齿矫正干预,这是一个黄金时期,这样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上颌扩弓、前方牵引,引导下颌顺时针旋转。
如果错过地包天矫正黄金时期,下颌骨骼发育结束了,这个时候地包天在进行正畸,只能通过调整牙齿咬合,调整颌骨的位置,也可以称之为代偿性正畸。
1、3/4岁孩子地包天早期矫正
5 岁以下的婴幼儿出现地包天,通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骨性反地包天,极少的病例是由于上颌骨发育不足造成地包天,绝大多数都是由于肌功能问题导致的下颌骨位置前移。
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如果能配合,可以使用个性化定制硅胶牙套,帮助引导牙齿恢复正常覆合覆盖关系,如果能接受采模型,Frankel III型功能矫治器也可以。
就像一位3岁的小朋友,因为他的妈妈也在矫正地包天问题,比较焦虑,觉得自己遗传给孩子了,再加上孩子有躺着喝奶的习惯,就想着早点矫正好。
孩子用的是个性化定制硅胶牙套,历时1年的矫正时间,孩子的牙齿反颌得到解除。
2、5岁以上的孩子矫正
5 岁以上的地包天,如果出现上颌骨发育不足,上颌粘接式的RME配合前方牵引效果最好。但是前提是要检查孩子上颌乳尖牙到第二乳磨牙有没有龋坏,或者即便有龋齿但已经治愈,而且乳牙牙根没有吸收,乳牙不松动。
反之,如果牙齿都龋坏了,就不适合使用前方牵引装置,只能使用 Frankel III型功能矫治器,但效果不一定理想,有的时候孩子不好好带也不行,毕竟孩子是随时可以摘的。
那现在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给孩子做那种压膜式的牙套,把牙齿拿个透明牙套给他包上,然后上面再带个扣挂前方牵引,这也是一个挺好的一个替代的方法。当然家长还是要把孩子的牙齿健康维持好的。
使用 Frankel III 型矫治器时,通常会告诉孩子和家长这种肌功能矫治器类似颌面部的肌肉训练器,就像用哑铃训练胳膊的肌肉一样。
戴上 Frankel III 型矫治器,孩子上下嘴唇闭紧的时候,这个颌面肌肉训练器就举起来了。上颌的肌肉被激活引导上颌骨生长,下颌颏部肌肉也被激活,并引导下颌后退,抑制下颌向前生长。
正常情况下选择前方牵引会比较好,但一位小朋友后牙有浅龋,牙片看有牙根吸收,再加上之前佩戴过颌垫双曲舌簧矫治器,后牙牙冠比较短,活动矫治器的固位力差。因此选择 FRIII肌功矫治器,可以看到前牙恢复正常覆合覆盖关系。
3、恒牙期阶段的反颌
替牙期结束之后,进入年轻恒牙列阶段,此时若是前牙反颌,年轻恒牙列阶段,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可以采用前方牵引,或者佩戴金属牙套或者隐形牙套。
此时也会给家长沟通清楚,说明按时佩戴矫治器的重要性,以及下颌可能会随着全身生长而加速生长。
当然极少数的情况下,会建议家长考虑放弃早期矫正,比如家长对于面下三分之一形态要求高,这种情况会建议家长和孩子等待生长发育结束之后,进行正颌外科手术。
临床经验显示,一些地包天的案例,经过漫长的牙齿矫正过程(5 年以上)从孩子到青少年,只要孩子和家长不放弃,仍在坚持,往往会有理想的效果。
就有这种案例,做到快要放弃的程度,没想到习惯性的最后一次努力,居然看到了理想的效果,最终矫正成功。
所以很多的生长理论和矫治方法之外,还有我们尚未意识到的世界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