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世界第一人工洞体“816工程”:完全是座庞大的地下宫殿
探秘世界第一人工洞体“816工程”:完全是座庞大的地下宫殿
在重庆涪陵的大山深处,隐藏着一个被誉为“世界最大人工洞体”的神秘工程——“816工程”。这个曾被列为绝密的核工程基地,如今已向世人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成为一座集历史、科技与教育于一体的独特景区。
图:816工程外观,这个庞大的地下工程足以媲美一座地下宫殿
这个位于重庆涪陵大山中的洞体,是世界上最大人工洞体,有20多层楼高。据悉,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解密并以旅游景区形式向外界开放的核工程旧址,可抵抗100万吨TNT当量氢弹的空中爆炸,还能抵抗8级地震破坏,被喻为“人工奇迹”。
图:816工程内部结构,展现了其惊人的规模和精密的设计
“816工程”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是中国三线建设期间为数不多的两个核燃料基地之一。数据显示,从1966年开建至1984年停建,约有6万多人参加工程建设。此次重新对外开放,提档升级后的景区融合了历史厚重感与现代科技感,增加游客体验及参与性项目部分,除了利用声光电效果再现当年洞内光景,景区还着重挖掘洞体文化,让其成为爱国主义“教科书”。
图:展示厅内的历史图片,记录了工程从建设到解密的历程
据不完全统计,“816工程”共牺牲官兵107人,有76人被评为烈士。在816地下核工程展示厅内,各种图片、实物等详细介绍了816地下核工程的前世今生。而在景区出口处,31个石墩被建成了主题展示区“永远的工程兵”,主要展示当年无数工程兵参军打洞、退伍转业等不同时期的工作和生活,以此纪念816地下核工程的建设者。
图:工程兵主题展示区,缅怀那些为国家默默奉献的英雄
“当年来这里工作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工人之间也几乎没有交流。”据了解,涪陵白涛镇从工程开建起就从地图上被抹去了,就连参与816工程的人写信,地址也被代号“重庆市4513信箱”替代,大家都是在工程被解密后才恍然大悟自己是在为什么而工作。1984年2月,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816工程”被封闭了起来,始终没有正式投入过生产。
图:景区内的历史展示,重现当年的工作场景
如今,816已成为不能被抹去的永久代号被记入史册。据悉,目前开放的“816地下核工程”只是整个洞体的冰山一角。升级后,景区全程游览时间将从以前的1小时增加到3~5小时。
图:景区游览示意图,展示了新增的游览项目和路线
816地下核工程于2010年4月作为景区开放,门票价格:淡季:40元(观光车:10元);旺季:60元(观光车:10元)。
图:景区入口,标志着这段历史正式向公众开放
经过几年的酝酿筹备,2010年4月底,作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中国唯一解密核反应堆,816洞体工程的部分区域,开始成为旅游项目.
图:景区内的游客,正在聆听导游讲解工程的历史
“816工程”是我国三线建设这段不能被磨灭历史的重要代表性工程。同时,作为曾经的核工厂实体,“816工程”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对大众开放,无论在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816工程”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国防教育工程。
图:景区内的国防教育展板
图:游客在景区内的互动体验区
这个被誉为“世界最大人工洞体”的工程,不仅展现了中国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建设成就,更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后人铭记历史,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