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高龄人口疾病预防指南
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高龄人口疾病预防指南
202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达2.97亿人,占总人口的21.2%,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4亿人,进入重度老龄社会。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如何做好高龄人口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低龄老人健康状况良好,高龄人口面临更多挑战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健康和基本健康的比例高达87.3%,其中60-69岁的低龄老人更是达到93.0%。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高龄人口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据统计,80%的老年人至少有一种慢性疾病,50%的老年人存在两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老年综合征如认知障碍、跌倒、失禁等,也与日常生活能力丧失密切相关。
高龄人口常见疾病预防要点
关节疾病:高龄手术已成可能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高龄人口的关节置换手术已不再是禁区。以南京鼓楼医院为例,2023年该院完成了38台9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最高年龄达100岁。该院创新的“股骨髓外定位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技术,已成功应用于3000多例患者,显著改善了手术效果和患者恢复速度。
然而,预防始终胜于治疗。专家建议,适当的运动如骑车、慢跑、游泳等,可以有效保护关节。但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同时,控制体重、降低血脂血压,也能减少关节负担。
慢性病管理:预防为主,关口前移
慢性病是高龄人口健康的主要威胁。以北京市为例,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实施了多项预防措施:
- 开展失能健康管理项目,2023年累计筛查重点老年人32.4万人次
- 实施老年人“口福”项目,已为6万余名老年人提供免费口腔健康检查
- 在70个社区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试点
-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187万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创新健康管理方法
数字化赋能: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
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正在为老年健康服务插上科技翅膀。例如,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实时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时预警异常情况;远程医疗服务让高龄老人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专业医疗指导。
多方协作:构建全方位健康服务体系
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企业应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健康老龄化工作。例如,北京市构建了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在内的全方位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结语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健康老龄化,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不仅需要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科学的健康管理,更需要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高龄人口创造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