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L3上路,德英两国自动驾驶法规大比拼
奔驰L3上路,德英两国自动驾驶法规大比拼
近日,梅赛德斯-奔驰宣布其配备DRIVE PILOT系统的L3级自动驾驶车型将于2025年初在德国上路行驶。这一消息不仅展示了奔驰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更凸显了德国在自动驾驶法规方面的先行优势。根据德国《自动驾驶法》,当车辆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奔驰将承担法律责任。这使得德国成为全球首个允许无人驾驶车辆参与日常交通并应用在全国范围的国家。
德国:自动驾驶法规的先行者
德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前瞻性的法规体系。2021年7月,德国正式颁布《自动驾驶法》,这是全球首个专门针对自动驾驶的国家级法律框架。该法律明确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责任认定机制,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铺平了道路。
《自动驾驶法》的核心内容包括:
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自动驾驶汽车必须配备冗余系统,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全运行。车辆需要通过严格的测试和认证程序,才能获得上路许可。
责任认定机制:当车辆处于自动驾驶模式时,发生事故的责任由制造商承担。这种明确的责任划分,既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也促使制造商更加注重技术安全。
运行监管:德国联邦交通与数字基础设施部发布了《自动驾驶许可与运行监管专项法规》,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行条件、数据记录和远程监控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奔驰DRIVE PILOT系统正是在这一法规框架下得以快速发展。该系统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包括摄像头、雷达、超声波传感器和激光雷达,能够实现厘米级定位。目前,该系统已在全球多个市场获得认证,包括德国、美国的内华达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以及中国。
英国:紧随其后的追赶者
英国虽然在自动驾驶立法方面稍晚于德国,但其步伐也在不断加快。2024年5月,英国《自动驾驶汽车法案》正式生效,预计到2026年,全自动驾驶汽车就可能在英国上路行驶。
英国法案的核心内容与德国类似,但也有一些差异:
责任归属:同样规定在自动驾驶模式下发生事故由企业承担责任。但英国更加强调“授权自动驾驶实体”(Authorized Autonomous Vehicle Entity)的角色,这可以是制造商、软件开发商或保险公司。
测试与审批:英国对寻求新技术试验许可的公司有严格的规定。政府将建立独立的车辆审批系统和事故调查机制,确保技术安全。
商业化路径:英国更加注重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应用。近期,英国自动驾驶初创企业Wayve完成10.5亿美元的C轮融资,创下英国AI公司最大单笔融资纪录。这表明英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商业前景被广泛看好。
法规差异影响产业发展
德英两国在自动驾驶法规方面的差异,对产业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
技术发展速度:德国的法规框架更为成熟,使得奔驰等企业能够更快推进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而英国虽然起步稍晚,但其明确的责任认定机制和严格的测试标准,也为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企业竞争格局:德国的法规优势吸引了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而英国则通过完善的法规体系和庞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大量投资,如Wayve的巨额融资。
国际影响力:两国的法规探索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例如,美国、日本等国也在积极推进相关立法,而中国则形成了独特的三层级法律体系。
展望未来:法规引领技术发展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进步,法规的作用将日益凸显。德英两国的实践表明,清晰的法律框架不仅能保障道路安全,更能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未来,各国可能会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更加统一的国际标准,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