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寻亲19年,他在1万多辆网约车上,“寄存”了无数的希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寻亲19年,他在1万多辆网约车上,“寄存”了无数的希望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781525

“落单的孩子别害怕,月亮照着你回家……”

当彭智华将寻亲文案发给网约车运营人员时,对方很惊讶地问:“你是去找哪个大神写的?”

彭智华笑笑。这些话,有些是他睡前在报纸边缘写下的,有些是与其他寻亲家长聊天时在心里记下的。

今年40岁的彭智华,在寻亲19年未果后,通过应聘网约车司机、在车后座悬挂走失儿童信息的方式,帮助更多寻亲群体寻找走失的孩子。

最大心愿是“找到自己的根”

彭智华在湖北省安陆市雷公镇新桥村长大。

从小,他常听周围人说他不是父母亲生的。11岁时,他从“奶奶”和养母那里证实了这一信息。成年后,他开始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当过厂里的小领导、煤气管道铺设包工头、酒店大堂经理……外出打工多年的彭智华凭着勤奋,已在武汉买房买车、结婚生子。

此生,他最大的心愿是“找到自己的根”。在他有了儿子后,这个愿望越发强烈。

彭智华推断,自己的亲生父母已接近70岁。从小没过过生日的他,将身份证上的生日定在了中秋团圆日。

19年寻找父母未果,他已经从“期望很大,常常激动”到十分平静,“重点是经营好自己的家庭,当好丈夫和父亲”。

彭智华在自媒体上发布寻亲消息

2023年10月,他受一个寻亲成功的朋友启发,开始在自媒体上发布寻亲消息,每天花四五个小时直播。彼时,“寻亲阿华”的账号粉丝量一度涨到两万多,“阿华”在寻亲圈也有了名气。

不过,有两次希望都落空了。

一次是和看到消息寻来的一对武汉老夫妇比对血型后,发现不匹配。

另一次是直播中,一位大姐哭着要求他连麦。连上麦后,在直播镜头中,两人的五官几乎长得一模一样。不少人说:“她肯定就是你的姐姐。”两人很快做了检测,发现不匹配。

彭智华发现,寻亲群体绝大多数年纪偏大,不熟悉网络,也不知道怎么编辑有效信息,提炼标题,定向分发。几个小时的直播往往只有三五个人观看。

彭智华着急又揪心,他决定寻求更多有效的方式。

在车上挂寻亲信息牌,收集几千条寻人信息

今年2月,彭智华选择注册成为网约车司机。

他有自己的考虑:坐网约车的人大多是年轻群体,而早年丢失的孩子,也到了这个年龄。如果能引起年轻人的关注,拍照发到朋友圈,寻亲就有机会破圈。

起初,在网约车上挂寻亲信息,是不被平台允许的。几经努力,彭智华与T3网约车公司公关部门联系上。他的想法得到了支持,成为武汉地区的项目发起人。

彭智华参与设计寻亲信息牌,每张信息牌上登记有两名儿童的照片、走失时间、走失地点、“宝贝回家”公益平台的二维码。

一辆车上挂两张信息牌,每隔10天到15天更换一次。

目前,寻亲信息已在武汉区域的700多辆网约车、全国1万多辆网约车上进行分发。

彭智华的车上经常挂着寻亲信息牌

随着一些寻亲家长反馈在朋友圈刷到寻亲信息,彭智华感到欣慰:这说明行动“有了水花”。

一些乘客看到信息牌会与彭智华进行攀谈,有3名乘客聊到自己的身世,对自己“是否亲生”感到怀疑。

这时,彭智华会拿出车里常备的“DNA样品采集卡”,通过指尖采血的方式,记录下乘客的信息,随后寄回总部进行备案。

彭智华随车携带DNA样品采集卡

如今,通过网约车平台加彭智华微信的人,已形成一个200人的微信群。

彭智华设置了统一格式,提示寻亲者编辑重点信息、上传照片,自己再在后台进行整理,随后发给“宝贝回家”公益组织和网约车运营中心。

他整理登记的寻人信息,已有几千条。

“见面痛哭的场面我受不了,我会触景生情”

2021年,在湖北孝感的一场认亲会上,寻子20多年的饶浩宜第一次见到彭智华,彭智华主动帮他录制了寻亲视频。

散场后,饶浩宜加了彭智华的微信。彭智华说:“饶爸,你放心,这个信息我一定帮你扩散出去,你的孩子一定有希望找到的,你放心。”

今年1月,饶浩宜找到了失散27年的儿子。

彭智华在车上挂寻亲牌

从20岁开始寻亲,跑遍全国各地的认亲现场,如今,这类现场彭智华不再参与。“一见面就深深痛哭的那个场面我受不了,我会触景生情。”

3月,彭智华在开车时又接到了一个电话。寻子20多年的吴红喜给他打电话,说儿子有消息了。彭智华接电话的手都在颤抖,激动到把车停在路边,缓了好一会儿。

“第一个给他打电话,也是想表达感激。”吴红喜原本不知道怎么制作视频,是“阿华”手把手教他。“我年纪也大了,搞不懂这些,还是年轻人内行,帮忙给我做寻亲消息。”

吴红喜20多岁时从农村来武汉务工,自孩子走失后,20多年来不敢离开武汉,多亏武汉民警“热心负责”,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帮他找到了孩子。

吴红喜认为,90%的走失孩子能找到,主要得益于公安部门人脸识别系统的不断强化和迭代,以及媒体宣传报道和社会各界关注。

现在,彭智华有支持自己的老婆、懂事的孩子,生活过得不差,他愿意将这件公益的事儿一直做下去。

在内心深处,彭智华仍期盼能够与亲生父母见上一面,“想在他们面前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想在他们面前当一次孩子,撒撒娇。”

他最喜欢的歌是毛阿敏的《天之大》,歌里唱着:“妈妈,月亮之下,有了你,我才有家。”

寻寻觅觅,19年寻根未果。

如今的他,像寻找自己父母一般,为陌生的寻亲子女们焦急奔走。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他们用大爱编织起一张网。

10个城市,1万多辆网约车,寻亲的足迹早已遍布大江南北,爱的行动也开始有了水花。

因为淋过雨,希望为别人撑把伞。团圆时刻,那一张张布满泪水的笑脸,是他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长江日报,为彭智华颁发正能量特别奖及5000元奖金。

平凡人的良善,总让我们泪流满面。人间悲欢离合中,愿每个人都能寻到自己的根。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