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四时田园杂兴》,品读范成大真切的乡村生活
走进《四时田园杂兴》,品读范成大真切的乡村生活
古典文学诗歌中,描写乡村景致的作品不胜枚举。盛唐诗人王维和孟浩然都创作了大量田园诗歌。在王孟诗派中,田园景致更多是作为抒发情感和获得人生体验的载体,他们的诗中充满了仙气和禅意,却缺乏真正的人间烟火气。
相比之下,范成大的田园诗,很少描写自己的感受,他从客观的角度,来描写那个时代的三农话题:农村、农业、农民。
范成大曾写过一组《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描写了一年四季的景致和风土人情,其中有欢乐、有哀愁、有向往、亦有苦难。读这些诗,我们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八百年前那喧闹又静谧的乡村田野。
在这乍暖还寒时节,我们不妨欣赏《春日田园杂兴》中的一首: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孙斗草来。
读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当时乡村的两种春日风俗:一个是春社活动,一个是斗草游戏。
春社,是一项非常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当时,人们为了祭祀土地神,便举行一些仪式,如焚香、击鼓、烧纸等活动,祈求一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在春社日这一天,人们还要喝社酒,有时还喝得大醉。唐代诗人王驾在《社日》写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也就是,直到夕阳西下,人们才酒醉归去。
这首诗的后两句,描写了斗草游戏。何为斗草?春天,草木蓬勃,孩童们将草木的叶柄相勾,捏住两端用力拽,断者就算输了。
这种游戏算是“武斗”,小孩子很喜欢,简单又有乐趣。还有一种“文斗”,文斗,就是去大自然中寻找各种花花草草,谁找到的种类多,而且记得住花草的名字,谁就算赢。
不管是“文斗”,还是“武斗”,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劳动,这种活动既益智又健体。
忽然感觉,从前的孩童,虽然没有那么多的玩具,却能从大自然中得到更多的乐趣,捉蝴蝶、斗蟋蟀、骑竹竿,玩得不亦乐乎。而如今的孩子,更喜欢宅在家里,玩平板、打游戏,脱离了大自然,脱离了最本真的生活。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呢?
如果读完《四时田园杂兴》,会全面地感受到那个时代农事的全过程。从插秧到收割,非常细致和真切,可谓是一部描写南宋乡村生活的“农政百科全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