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大学富豪拒付学费,儿子绝望失联16年,富豪患病后又想寻亲
儿子上大学富豪拒付学费,儿子绝望失联16年,富豪患病后又想寻亲
“不怕富二代吃喝嫖赌,就怕富二代创业炒股”,这句话似乎道出了许多富豪的担忧。然而,对于内蒙古富豪侯铁成来说,他面临的却是另一种困境。当儿子向他索要上大学的学费时,他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16年后的今天,这位昔日的富豪身患重病,才想起多年未曾关照的儿子,希望与之相认。然而,面对父亲的请求,儿子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从小以自我为中心
侯铁成出生于1956年,成长在一个典型的内蒙古知识分子家庭。在那个物质不那么丰富的时代,他家算是当地的小康之家,虽然说不上十分富裕,但比起普通家庭要强得多。
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他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只要是他想要的东西,父母都会倾尽所有满足他。
过分宠溺让他慢慢变得自私和任性,他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总觉得所有人都得围着他转。在学校,他俨然是一个“小霸王”,欺凌弱小,对老师的批评置若罔闻。
学校里的老师曾多次与其父母沟通,希望能够纠正他的行为,但父母总是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由搪塞,甚至认为他的行为“很正常”。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最终塑造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侯铁成,他就像温室里的花,稍微有点风雨就受不了。
渐渐父母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想着等他成家立业,有了压力就有了成年人的担当,就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像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然而,他们高估了自己的孩子。
沉迷享乐的纨绔子弟
1981年,侯铁成在父母的安排下与第一任妻子结婚。婚后,父母赠予他们一套房子,并为他安排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按理说,这应该是一个幸福家庭的开端,但侯铁成却沉迷于享乐,对工作敷衍了事,一年中有大半时间都在外面吃喝玩乐,对家庭和妻儿漠不关心。
家里的事情,无论大小,他都推给妻子处理,自己则像个甩手掌柜,乐得逍遥自在。他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认为只要有钱,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包括亲情。
侯铁成对家庭的冷漠,儿子出生后依旧没有改变。他依然故我,继续着灯红酒绿的生活。孩子生病,他甚至不愿开车送去医院,结果妻子一个人背着孩子去医院,一路上歇了四五次,回来后没多久就提出了离婚。
尽管侯铁成获得了儿子的抚养权,但侯铁成对儿子的成长几乎一无所知,错过了儿子生活中的所有关键时刻,家长会、学校活动,他从未露面。之后侯铁成有了新的家庭,儿子受到的关心自然更少,直到儿子高中时期,前妻因病无法继续照顾儿子,儿子才再次回到侯铁成身边。
父子矛盾爆发
2002年,高考前一天晚上,侯铁成竟跟朋友们在家喝酒打牌,完全没考虑儿子的睡眠。好在,儿子还是考的不错,拿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这本应是父子关系修复的契机,但侯铁成却亲手葬送了这个机会。
因为生意出了问题,他不打算给儿子出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儿子一直恳求,但最终只得到他的无情回绝。后来没办法的孩子找遍了家中的亲戚,是亲戚们凑钱让他圆了大学梦。
然而,在大二期间,儿子突患急性肾炎,高烧不退,需要住院治疗,他又找爸爸帮忙,想获得点经济援助。遗憾的是,侯铁成这次的回答依然是没钱,那句话,儿子的心彻底凉了,他绝望地意识到,在这个所谓的“父亲”心中,金钱远比亲情重要。
出院后,儿子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侯铁成,断绝了与他的一切联系。他删除了父亲的联系方式,仿佛要将这段痛苦的记忆彻底抹去。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父亲的缺位,让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困境和病痛的折磨,这种冷漠和绝情,在儿子心中留下了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
但此时的侯铁成似乎依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儿子的伤害,直到自己的身体出现问题,他又想重新捡起亲手丢掉的亲情。
儿子的选择
2020年深秋,侯铁成突发心肌梗塞,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他第一次真切地意识到,生命是如此脆弱,身体的不适让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生活。他想起年少时懂事听话的儿子,想起儿子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的喜悦,想起儿子生病时无助的眼神。
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富豪形象,在这一刻轰然倒塌,他开始后悔,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支持儿子上大学,后悔自己对儿子缺少关爱。躺在病床上,他泪流满面,悔恨交加,他意识到,金钱和地位在生死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亲情才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医院的日子里,侯铁成常常看到其他病人家属悉心照顾病人的场景,这让他更加渴望亲情的温暖。他多么希望,此刻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是自己的儿子,而不是花钱雇来的护工。于是他开始四处打听儿子的下落,最终得知了央视的寻亲节目《等着我》。
他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写下了寻子申请书,字里行间充满了悔恨和期盼,他渴望与儿子重逢,渴望得到儿子的原谅。2021年,侯铁成终于等来了《等着我》节目组的回复,他兴冲冲地到了节目现场,就盼着和儿子见面。
没想到,命运却和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节目团队联系上了他的孩子,可孩子不愿意意见他,他留下了一段录音,淡淡地说出了对父亲的不满和心灰意冷。儿子的决绝,让侯铁成彻底崩溃,他在舞台上痛哭流涕地忏悔自己的错误,然而,一切都太迟了。
谁来弥补缺失的亲情
在《等着我》的舞台上,侯铁成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似乎与大家的认知不太一样。在他口中,很多情况下,他是一个无能为力的父亲。
原来儿子小的时候,因为工作问题,他经常需要出差,所以儿子跟他不亲。每次回家,他甚至连父母都顾不上,就想先看看儿子。那时候内蒙没有想象,他从广东带着香蕉,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到北京,又从北京坐17个小时回到家,就为了孩子能尝尝香蕉是什么味道。
结果到家之后香蕉已经发黑变质,孩子不喜欢,他还是让孩子吃了两个,最后整整拉了两天的肚子,也许从这时开始,两人的父子缘分就走到了终点。
后来夫妻俩离婚了,虽然孩子判给了他,但他没时间照顾,就让妻子养着。结果厂子里效益不好,他就下岗开始做生意。一开始其实也还行,那生意人,有了钱就沉迷享乐,结果对孩子的照顾就少了,尤其是孩子到了身边之后,他还是没这样的觉悟。
就拿高考来说吧,他是真的没有意识到孩子第二天要高考,结果还是孩子提醒他,一屋子的人才想起来。第二天早晨,他早早打了一辆车等着送儿子去考场,结果生气的儿子骑着自行车就走了,他只能一路跟随。
然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儿子的成绩还是超过了一本分数线,他其实挺开心的,结果生意又出了问题,卖车、卖房也对不上窟窿。所以在孩子需要学费和治疗费的时候,他拿不出钱的原因其实是自己真的没钱了,哪怕学校就将账单寄到了家里,面对1000多元的治疗费,他也拿不出来。
后来他还是找到了姐姐,然后让外甥去看了儿子,结果外甥拿出的一千元他并没有要,很明显是对这个父亲失望了。之后打电话他偶尔也会接,慢慢就不再接了,再打就成了空号,这时候他才知道自己是真的伤了儿子的心。
不过随着生意慢慢好转,新的生活开始,慢慢他也就将这些事情忘记了,直到2009年第一次心脏出现问题,他才想到与儿子和好。从那时开始,他就一边治病一边寻找儿子,身体稍一好转,他就来到北京,离儿子最近的一次,是听说他在自己母亲住的地方洗澡,结果最后也没什么结果。
后来上了《等着我》,他其实就是想见见自己的儿子,想看他生活的好不好,结果节目主帮忙找到了儿子,儿子不希望和他见面,也不希望让他知道一点信息,只给录了一段满是怨言的留言。
结语
虽说“世上无不是的父母”,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做父母的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办法做到陪伴,对孩子的伤害可以说是一辈子的。所以侯铁成说自己能够理解,因为他明白自己都做了什么,也明白孩子不会那么轻易原谅自己,所以,最后的他,也就只能告诉自己一句话: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