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教育部新规下的校长责任:如何做好基础教育规范管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教育部新规下的校长责任:如何做好基础教育规范管理?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10
来源
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7053/202405/t20240514_1130428.html
2.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405/t20240515_1130648.html
3.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8/202405/t20240515_1130651.html
4.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405/t20240514_1130447.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05A00P4Z00
6.
https://m.qidian.com/ask/qbphvurmihv
7.
https://xjhs.gov.cn/xjhsx/c110602/202405/59cac6be5295424db0f37423f931fd98.shtml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806/01/40028232_1130564721.shtml
9.
https://www.junhe.com/law-reviews/2397
10.
http://xxgk.yczf.gov.cn/xzzf/ycdzz/fdzdgknr/zcjd/202407/t20240701_2001755.shtml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这一行动旨在全面提升依法治教、规范办学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作为学校的关键责任人,校长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成为规范管理的理智敬畏者、责任担当者、自觉践行者及常态维护者。校长们不仅要常怀敬畏之心,增强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规矩意识,还要以实际行动推动规范管理的落实,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科学决策和理性管理,校长能够引领学校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01

校长:规范管理的关键责任人

校长是学校规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职责范围涵盖了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从教学管理到师资队伍建设,从学生发展到安全管理,校长需要在多个维度上发挥作用。

在教学管理方面,校长需要监督和指导教学活动的开展,协调各学科教师,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校长还负责师资管理,包括选聘、培训和评估教职员工,致力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此外,校长还需组织制定学生行为规范,监督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表现,协助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

在安全管理方面,校长需要组织制定应急预案和安全保卫措施,维护学校师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校长还需保持与家长和社区的沟通,协助处理学生和家长的问题及矛盾,促进学校和社区的良好合作。

02

规范管理的重点领域

此次“规范管理年”行动聚焦三大重点领域:安全底线失守、日常管理失序和师德师风失范。教育部发布的“十二条负面清单”为学校划定了明确的红线。

在安全底线方面,负面清单明确禁止错误政治思潮和价值观念的传播,要求加强校园安全工作,防止形式主义和违法违规行为。在师德师风方面,负面清单禁止歧视侮辱学生,要求教师在防范校园欺凌中履职尽责。同时,负面清单还对增加学生负担的行为说“不”,如节假日补课、挤占学生休息时间、过量布置作业等。此外,用升学率、考试成绩评价学校和教师,以及随意调整或增减课程,挤占德体美劳课时等功利化行为也在禁止之列。

03

实施路径与保障机制

“规范管理年”行动分为四个阶段:部署启动、自查整改、统筹指导和总结反馈。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将此项行动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为保障行动顺利实施,教育部提出了四项制度保障:

  1. 声誉评价制度:建立基础教育办学治校声誉评价体系,如实记录不规范办学行为,作为评优评先和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

  2. 能力提升制度:建立规范办学基地校,组织书记、校(园)长跟岗研修,加强规范办学专门培训。

  3. 责任落实制度:健全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强化属地管理,压实学校主体责任。

  4. 监督曝光机制:畅通监督渠道,建立曝光台,对违法违规办学行为进行公开通报批评。

04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专家指出,一些禁止性行为的发生,原因复杂,甚至有深厚的社会成因。因此,规范管理不能仅靠学校单方面努力,还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等多方协同。

专家建议:

  1. 强化党和政府的领导作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发展观。

  2. 发挥优质学校的榜样示范作用,做好规范管理的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

  3. 为勇于规范管理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减压担责,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4. 健全规范办学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构建公开透明的监督体系。

05

未来展望:构建长效机制

“规范管理年”行动不是一次性的年度工作,而是以阶段性的系列行动为契机,推进规范办学的持续开展和长效机制的构建完善。教育部要求各地及时将行动成果转化为教育系统和广大中小学依法管理、从严管理、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转化为中小学书记校长(园长)办学治校的能力素养。

同时,教育部还要求定期举办教育局长、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代表人士座谈会,在依法规范办学行为方面形成各利益相关方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通过持续的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为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