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溪镇:打造红色旅游新地标
塘溪镇:打造红色旅游新地标
2022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名单,宁波市鄞州区塘溪镇成功入选。作为一座拥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丰富人文资源的江南古镇,塘溪镇正以红色旅游为引领,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地标。
红色资源:名人故里的独特优势
塘溪镇位于鄞州区东南部,北倚东钱湖,南枕象山港,自然风光秀丽。这里不仅是风景如画的“中国天然氧吧”,更是一座孕育了众多杰出人物的“名人故里”。据统计,塘溪镇先后走出了4位国际级名人和70多位国内著名的革命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教授级人物,其中就包括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书法泰斗沙孟海、著名昆虫学家周尧和油画家沙耆。
依托这些名人资源,塘溪镇打造了多处红色旅游景点。沙氏故居、沙耆故居、童第周故居、周尧故居等名人故居每年吸引数万名游客前来参观。这些故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沙氏故居内珍藏着沙孟海亲笔书信,沙耆亲手雕琢的沙文求烈士雕塑,以及200余件珍贵展品,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创新发展:红色旅游的塘溪实践
为了更好地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塘溪镇不断创新旅游项目和活动形式,让红色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呈现在游客面前。
2024年5月,首届“亚大杯”逐风塘溪跑山赛在塘溪镇成功举办,吸引了千余名跑者参与。赛事设置逐风组、听花组和红脉组三个组别,其中“红脉组”特别设计了红色主题路线,让参与者在运动中感受红色文化。这条全长10公里的红色研学精品线路,串联起沙氏故居、宁波第一农村党支部、鄞州农村党史馆等多个红色打卡点,成为游客了解塘溪革命历史的重要载体。
除了体育赛事,塘溪镇还积极开发研学旅行项目。塘溪镇中心小学结合本地名人资源,在童第周故居和周尧故居推出沉浸式科学研学之旅。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解剖河鲫鱼等实践项目,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感受先辈们的奋斗精神。
在运营模式上,塘溪镇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沙村为例,按照“具有辨识度的红色人文名村”发展定位,塘溪镇联合鄞城集团推进沙村上坎地块项目。自2023年7月重新对外开放以来,沙氏故居、沙耆故居等景点半年内接待各类党建、团建和青少年研学团队120余批次,累计吸引游客1.2万人次。
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故居运营方堇山文旅对展陈顺序、灯光氛围布局进行了优化,并添置了13套多媒体设备。同时,运营方还开发了双马拼图、冰箱贴、沙氏红色之家集章本等特色文创产品,增设非遗体验项目如漆扇、拓印、糖画等,让游客在参观之余,还能参与互动体验。
借鉴经验:红色旅游的未来展望
虽然塘溪镇在红色旅游发展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升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如何更好地整合自然与人文资源,如何持续创新旅游产品等。在这方面,贵州省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贵州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近年来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展陈效果,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以及推动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贵州成功打造了多个红色旅游品牌。
借鉴贵州经验,塘溪镇可以进一步加强红色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利用VR、AR等技术提升展陈效果,让游客获得更直观、更生动的参观体验。同时,可以继续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开发更多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研学课程和体验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此外,塘溪镇还可以进一步整合自然与人文资源,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有机结合,打造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例如,可以将红色研学线路与“最美风车公路”、“宁波香格里拉”等自然景点相结合,让游客在感受红色文化的同时,也能欣赏到塘溪的自然美景。
随着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塘溪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座充满红色记忆的古镇,将成为宁波乃至浙江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着更多游客前来探寻红色足迹,感受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