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乾隆七次到访的江南名园:寄畅园的历史与文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乾隆七次到访的江南名园:寄畅园的历史与文化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29A01O1K00
2.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20b11410102zrk4.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423074
4.
https://www.sohu.com/a/811848398_99893980
5.
http://www.lalavision.com/supplement/de23ac15-080b-455e-aad6-10f6cde47d68
6.
http://szb.wxrb.com/jnwb/content/202408/14/content_176658.html
7.
http://wx.bendibao.com/xiuxian/20211020/57475.shtm
8.
http://47.112.225.86:1980/lvyougonglue/154612.html
9.
https://hk.trip.com/travel-guide/attraction/wuxi/jichang-garden-75719/

01

一座承载500年历史的江南名园

寄畅园,这座位于江苏无锡惠山古镇的古典园林,承载着近五百年的历史沧桑。始建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最初是惠山寺的僧舍,后经秦氏家族数代经营,逐渐成为江南地区著名的山麓别墅式园林。园名“寄畅”取自王羲之《答许询》诗中“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之句,体现了园主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寄托。

02

乾隆皇帝的江南梦

寄畅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与清代乾隆皇帝的深厚渊源。据记载,乾隆六下江南,七次到访寄畅园,并留下了“寄畅园中眺翠螺,入云抚树湿多罗”的诗句。乾隆对寄畅园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甚至在北京颐和园内仿建了寄畅园的缩景——谐趣园,以示纪念。园内至今保存着康熙皇帝题写的“山色溪光”和乾隆皇帝题写的“玉戛金枞”御书石匾,见证了这段历史佳话。

03

独具匠心的园林艺术

作为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寄畅园的园林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全园占地15亩,以山、池为中心,巧妙地将自然山水与人工建筑融为一体。园内的假山、流水、古木参天,处处皆是诗画。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等建筑依水而建,与假山形成有趣的对比。特别是八音涧,巧妙借用了惠山的山势,引山泉入园,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被誉为“江南园林中的点睛之笔”。

04

文化传承与现代保护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文化瑰宝,2024年7月,寄畅园启动了全面的维修与保护提升工程。此次工程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重点针对园内建筑老化、设施陈旧等问题进行修复。维修范围涵盖七处文物建筑本体、五处文物建筑保养维护以及三处重点山石区域整治,预计将于2024年年底前完工。

05

最佳游览体验

每年11月底至12月初是寄畅园的最佳游览期,尤其是观赏红叶的绝佳时节。园内知鱼槛、先月榭、嘉树堂、八音涧等景点都是赏枫的绝佳位置。其中,知鱼槛东北侧的430多岁香樟树和先月榭东侧的鸡爪槭,都是游客镜头中的常客。建议游客选择上午9点前或下午3点左右前来游览,此时光线最佳,能拍出最美的园林景色。

寄畅园不仅是江南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一座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它见证了中国园林艺术的辉煌,也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诗画情怀。如今,经过精心保护与修缮,这座古典园林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方游客,续写其五百年的文化传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