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魏峻揭秘“南海I号”:一艘沉船里的海上丝绸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魏峻揭秘“南海I号”:一艘沉船里的海上丝绸之路

引用
新华网
8
来源
1.
http://www.xinhuanet.com/ci/20240807/cd2b397723834ad88183360ab6b45270/c.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06-13/doc-inayricv6809667.shtml
3.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359677
4.
https://www.sohu.com/a/850137252_121144295
5.
https://www.cas.cn/yw/202406/t20240627_5023331.s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6%B5%B7%E4%B8%80%E8%99%9F
7.
https://culture.ycwb.com/2024-04/28/content_52652780.htm
8.
https://www.msrmuseum.com/News/Detailed/1304

1987年,一艘意外发现的沉船,揭开了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新篇章。这艘沉睡在广东阳江海域的南宋商船,就是举世闻名的“南海I号”。它不仅承载着近18万件珍贵文物,更凝结了一段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传奇故事。而将这段历史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关键人物,就是时任“南海I号”考古项目领队的魏峻。

01

从偶然发现到世纪打捞

1987年4月,中国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公司合作,在广东阳江海域寻找荷兰东印度公司沉船“莱茵堡号”。然而,在探索过程中,他们意外发现了一艘被泥沙覆盖的沉船——这便是后来震惊世界的“南海I号”。

由于技术与资金的限制,对“南海I号”的研究一度搁置。直到1999年,在香港商人陈来发的资助下,对“南海I号”的调查才重新启动。经过数年的准备,2007年5月8日,“南海I号”的整体打捞计划正式启动。

这次打捞行动堪称世界水下考古史上的壮举。考古团队采用了前所未有的整体打捞方案:用特制的钢箱体将沉船整体包裹,由起重船“华天龙号”将其从海底吊起,最终平移到专门修建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水晶宫”中。整个过程耗资2亿元人民币,历时近20年,堪称中国水下考古的里程碑。

02

沉船里的“时光胶囊”

“南海I号”就像一枚“时间胶囊”,为我们展现了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船上出土的近18万件文物,涵盖了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等多个品类,每一件都诉说着800多年前的海上贸易故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景德镇、龙泉窑等名窑的精美瓷器,这些瓷器不仅展示了宋代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还反映了当时中国与海外市场的贸易往来。此外,船上还发现了大量铁锅、铁钉等生活用品,以及铜钱、金镯等货币和饰品,展现了南宋时期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

03

解密海上丝绸之路

“南海I号”的发现,为研究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通过分析船上的文物,考古学家们推测这艘船可能从福建泉州出发,目的地是东南亚或南亚地区。船上装载的瓷器、铁器等商品,反映了当时中国与海外市场的贸易往来,而发现的铜钱和金器则揭示了宋代海上贸易的货币体系。

更令人惊喜的是,船上还发现了来自不同窑口的瓷器,包括景德镇青白瓷、龙泉窑青瓷等,这些瓷器不仅展示了宋代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还反映了当时中国与海外市场的贸易往来。此外,船上还发现了大量铁锅、铁钉等生活用品,以及铜钱、金镯等货币和饰品,展现了南宋时期海上贸易的繁荣景象。

作为“南海I号”考古项目的领队,魏峻不仅见证了这艘沉船的整体打捞过程,还深度参与了后续的考古发掘工作。他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运用创新的考古技术和方法,成功揭示了这艘沉船的诸多秘密。

在魏峻看来,“南海I号”的研究不应局限于文物本身,更应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他期待着“南海I号”能够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就像敦煌学和故宫学一样,吸引更多的学者投身其中,共同揭示这艘沉船背后的历史真相。

“南海I号”的考古发现,不仅为我们展现了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更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正如魏峻所说,这艘沉船承载的不仅仅是一船货物,更是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缩影。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南海I号”还将为我们带来更多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惊人发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