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千年古迹:玉皇庙的建筑奥秘
探访千年古迹:玉皇庙的建筑奥秘
玉皇庙,这座始建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的千年古迹,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府城村,是古代泽州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道教庙宇。庙宇坐北朝南,南北长约110米,东西宽约32米,占地面积约3520平方米,含殿宇楼厅119间。主体建筑沿中轴线分布,包括头道山门、二道山门、成汤殿、献殿和玉皇殿。
玉皇庙的建筑布局严谨,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特征。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抬高,形成明显的层次感。玉皇殿作为主殿,位于全庙的最高点,象征着天神体系中的至高地位。殿宇为单檐悬山顶,面宽三间,进深六椽,门窗墙壁以及神台上镶嵌的浮雕砖饰还保留着宋金时期的建筑风格。板门直棂窗,窗台下垫脚为水磨石,砖上有浮雕花鸟,檐柱柱础为覆盆莲花,柱为原木,上有杀分,侧角升起,斗栱为真昂四铺作。整个建筑,结构严谨,造型美观,雕刻精细,显示了宋代建筑风格和宋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才华。
玉皇庙的雕刻艺术堪称一绝,其中最著名的是元代二十八星宿彩塑。这组彩塑高约1.8米,环塑于第三进后院的西侧庑房内,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被道教演化为神的偶像。每尊塑像都配有相应的动物精灵,体态自然、栩栩如生、表情丰富、脾性鲜明、鼻梁高挺、腰部细长、衣着华贵、纹饰流畅。
在这些彩塑中,女性形象温婉贤淑,如娄金狗呈现少妇像,姿态温婉,柳叶细眉樱桃嘴,发髻高束宛如花朵,身穿绣袍帔肩,左手抚右袖口,仪表落落大方,神情若有所思,身旁的白狗立在身旁,乖巧的注视着着主人,栩栩如生。男性形象则各具特色,有的激情四射,有的姿态威猛,有的风度翩翩。如危月燕,呈现中年男子坐像,姿态潇洒,神态儒雅,左手抚着座位,身体自然左倾,便于右手抬起,同时也便于仰头观望右手托举的明月和月中的飞燕。
近年来,玉皇庙的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馆长尹振兴自2003年起致力于文物保护,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保护,使这座千年古庙焕发新生。高清晰扫描、720度全景摄影、三维数据采集等新技术,为建筑的壁画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助力文物永久保存、接续利用,真正让玉皇庙芳华永驻。
玉皇庙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一座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宝库。它见证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辉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宋代建筑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这座千年古迹在一代代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守护下,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