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手足口病高发季,如何预防手部红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手足口病高发季,如何预防手部红点?

引用
澎湃
11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51612
2.
https://www.chinacdc.cn/jkyj/crb2/bl/szkb/jswj_szkb/202409/t20240907_299053.html
3.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8281658483707761313
4.
https://www.wjgnet.com/1009-3079/full/v32/i4/254.htm
5.
https://www.chp.gov.hk/sc/healthtopics/content/24/23.html
6.
http://wjw.fujian.gov.cn/ztzl/jkjy/wsrxc/202410/t20241010_6540610.htm
7.
http://dghb.dg.gov.cn/zsjg/dzsjbyfkzzx/ztzl/yfszkb/content/post_4210735.html
8.
https://cdcp.gd.gov.cn/zzzq/jkts/content/mpost_4427871.html
9.
https://www.xjkel.gov.cn/xjkrls/c110164/202412/1b0194e708db42638189977330f14e84.shtml
10.
http://www.lscdc.org.cn/new/show/11828.html
11.
http://49.4.89.153/Html/Mobile/Articles/8550.html

随着夏季的到来,手足口病进入高发季节。手足口病主要影响5岁以下儿童,其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咽喉疼痛以及手掌、脚掌出现水疱样病变皮疹。为了有效预防手部红点等手足口病症状,家长应教导孩子勤洗手,避免密切接触患者,并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保护孩子的健康。

01

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约为3至6天,病发初期通常会出现发烧、食欲不振、疲倦和喉咙痛。发烧后1至2天,口腔可能会出现疼痛的疮,初时呈细小的红点和水疱,然后形成溃疡。溃疡通常出现在舌头、牙肉以及口腔的两腮内侧。另外,手掌及脚掌,甚至臀部及/或生殖器亦会出现不痕痒及有时会带有小水疱的红疹。手足口病患者亦可能没有病征,或者只出现皮疹或口腔溃疡等病征。

02

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 经常保持双手清洁,尤其在触摸口、鼻或眼之前和后;进食及处理食物前;接触水疱后;及如厕后。
  • 洗手时应以梘液和清水清洁双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过清并用干净毛巾或抹手纸抹干。由于酒精未能有效杀死一些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例如:肠病毒71型),酒精搓手液并不能代替使用梘液和清水洁手。
  •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把用过的纸巾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然后彻底清洁双手。
  • 用膳时要使用公筷和公匙,不要与别人共享同一食物或饮料。
  • 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 避免与患者有亲密接触,如接吻、拥抱。
  • 如感到身体不适,不要上班或上学及应向医生求诊。
  • 患者应避免处理食物和照顾儿童、长者和免疫力弱人士。
  1.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 经常清洁和消毒常接触的表面,如家俬、玩具和共用物件。使用 1 比 99 稀释家用漂白水(即把1 份含 5.25% 次氯酸钠漂白水与 99 份清水混和)消毒,待 15 - 30 分钟后,用水清洗并抹干。
  • 确保家用漂白水在有效限期前使用。未使用的稀释漂白水的效能会随时间减退;为确保有效消毒,漂白水应于稀释后24小时内使用。
  • 由于未经稀释的漂白水在阳光照射下会释放有毒气体,因此要储存在阴凉及远离儿童可接触到的地方。
  • 用吸水力强的即弃抹巾清理可见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等,然后用1 比 49 稀释家用漂白水(即把 1 份含 5.25% 次氯酸钠漂白水与 49 份清水混和)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邻近各处,待 15 - 30 分钟后,用水清洗并抹干。
  1. 接种疫苗
    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的儿童,建议大于6个月的婴幼儿越早接种越好,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以便尽早发挥保护作用。
03

托幼机构的防控责任

  1. 园长应做好:
  • 制定本单位手足口病防控预案,建立领导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和个人。
  • 组织教师、生活老师、校医、后勤保障人员等学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组织监督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及病因追查登记、室内通风和卫生清洁等工作,设置充足的洗手水龙头,配备洗手液供师生使用。
  • 配合调查处置:发生聚集性疫情后,根据疾控部门的要求实施晨(午)检制度;对离园小朋友要派专人联系家长了解每日健康状况;实行病例日报和零报告制度;开展全园彻底清洁消毒;配合做好其他疫情处置工作。
  1. 校医、保健老师应做好:
  • 指导规范落实晨(午)检制度:常规情况下开展晨检,在疫情流行期或发生聚集性疫情后实施晨(午)检。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幼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尽早送至医院就诊,患儿所用物品应立即消毒。
  • 做好幼儿因病缺勤的登记工作:监测因病缺勤率,发现发热、出疹病例异常增多时应及时报告。
  • 定期开展培训演练:定期组织开展手卫生、清洁消毒等预防手足口病相关培训和演练。
  • 提高预警意识:当发热、出疹病例异常增多时,尽快向对应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疾控中心报告,并暂停全园性、跨班聚集性的活动。
  • 配合防控:如幼儿园发生聚集性疫情,在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防控。
  1. 班主任、生活老师应做好:
  • 提高预警意识:在校医/保健老师的指导下,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发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幼儿,应立即通知家长尽早将幼儿送至医院就诊。
  • 落实复课标准:幼儿患病期间应停课休假,症状完全消失一周后或发病14天后,方可复课。
  • 勤通风: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和室内外卫生清洁。
  • 勤洗手: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
  • 做好沟通工作:如班级发生聚集性疫情,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安抚和沟通工作。
  1. 清洁人员应做好:
  • 做好日常清洁工作:每天对厕所进行清洁消毒;每天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饮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增加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课桌椅、滑梯等物体表面擦拭消毒频次,以及衣物、被褥等暴晒频次。
  • 及时消毒:要及时对患病学童的相关物品进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造成传播;如幼儿园发生聚集性疫情,应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对校园进行终末消毒,需使用含氯消毒剂,75%酒精对肠道病毒是无效的。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儿童的健康。如果发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采取隔离措施,避免病情扩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