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籍笔下的若耶溪:蝉噪林逾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籍笔下的若耶溪:蝉噪林逾静

引用
网易
12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HLEQPQ05218U7G.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8E%8B%E5%AD%90%E5%A5%87/22341300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8%8F%B2
4.
http://www.shaoxingtour.cn/jdjs/jqjs.htm
5.
https://www.llfybjy.cn/category-3.html
6.
http://www.xhgmw.com/html/zhuanjia/chengguo/2024/0321/29821.html
7.
https://sxwg.sx.gov.cn/art/2024/4/30/art_1647997_59015912.html
8.
https://skzx.zjol.com.cn/ch133/system/2024/09/14/034737256.shtml
9.
https://www.ruiwen.com/wenxue/taoyuanming/534887.html
10.
https://m.tangshui.net/post/show/576a27a273f2ff0f0648e2f8
11.
https://vocus.cc/article/66cac927fd897800016806a9
12.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1/22/85033340_1139102710.shtml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出自南朝梁诗人王籍的《入若耶溪》。这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深远,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01

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句诗,通过“蝉噪”与“鸟鸣”的声响,反向突出了山林的宁静与深远。这种以声写静的手法,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盎然,还营造出一种深邃、幽远的艺术氛围,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蝉噪”与“鸟鸣”并非简单的自然声音,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它们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象征着诗人对世俗喧嚣的超脱。正如《菜根谭》所言:“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显性天之真境。”真正的宁静并非完全无声,而是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平和。

02

诗人与创作背景

王籍,字文海,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人。南朝梁诗人。因其《入若耶溪》一诗,而享誉诗史。有文才,不得志。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蕴含长久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诗开头两句写诗人乘小船入溪游玩,三四句写眺望远山时所见到的景色,五六句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最后两句写诗人面对林泉美景,不禁厌倦宦游,产生归隐之意。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

03

若耶溪的地理环境

若耶溪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一处风景秀丽的水系,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溪水清澈见底,两岸青山环绕,林木葱茏,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风光。王籍在这首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正是对若耶溪自然美景的真实写照。

04

艺术价值与历史影响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生动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哲学思考的体现。这句诗开创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在后世诗歌创作中被广泛借鉴。例如唐代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和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深受其影响。

这句诗被誉为“文外独绝”,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深远,还寄托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种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让整首诗充满了独特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这句诗提醒我们,在喧嚣中寻找内心的宁静,欣赏自然之美,感受生命的真谛。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启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