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师大论坛热议传统文化创新: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师大论坛热议传统文化创新: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之路

引用
中国青年网
6
来源
1.
https://feiyi.youth.cn/tt/202409/t20240924_15539570.htm
2.
https://news.tju.edu.cn/info/1005/73807.htm
3.
https://news.bnu.edu.cn/zx/xzdt/6ac8761ca7604feb9af2153c329bc29f.htm
4.
https://wxy.bnu.edu.cn/xygk/yjjg1/fwzwh.html
5.
https://wxy.bnu.edu.cn/fzyhzzx1/zxdt/ebc7a6fa369b415ab4aeb651b1cb37c0.html
6.
http://www.sss.net.cn/101000/86088.aspx

2024年冬至日,北京师范大学迎来了一场文化盛事——“春节文化论坛(2024)”。此次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春节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春节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康震在致辞中强调,此次论坛是在“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一次重要盛会。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也通过书面致辞,表达了对春节这一“中华民族第一大节”走向世界的期待。

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党委书记王晨阳等专家,从时间制度、公约精神、申遗过程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春节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与会者还参观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围绕“过年——春节主题展”展开交流座谈。

事实上,北师大在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一直走在前列。该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依托于国内领先的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学科,由“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于1955年创立,是全国第一个民间文学教研室。经过近70年的发展,该中心已成为国内外非遗研究的重要基地。

中心现有专职研究员16人、兼职研究员20人,其中包括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成果丰硕,还多次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评审工作,为国家和地方的非遗保护提供专业支持。

在文化创新方面,北师大的专家学者们积极建言献策。该校文学院教授梁振华在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提出,文艺创作要传递时代价值,关键在于“写什么”和“怎么写”。他认为,创作者应该选择有触动、有冲动、有意思、有挑战的题材,同时要紧贴人和时代,不断突破自我。

梁振华还强调,电视剧创作应该充分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既要注重形式上的美学风格,又要表达中国人的哲学精神和人生态度。他呼吁创作者、市场主体和行业风气都要鼓励创新,为创新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北师大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成果丰硕,在实践创新方面也走在前列。学校与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在珠海会同村、莲洲村设立非遗活化基地,积极探索非遗文化的当代传承路径。

从理论研究到实践创新,从学术交流到人才培养,北师大正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贡献着智慧和力量。正如康震副校长所说,此次论坛不仅为推动春节文化的保护传承提供了重要契机,更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注入了新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