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大玻璃存储技术获创新大奖!360TB容量可保存千年
华科大玻璃存储技术获创新大奖!360TB容量可保存千年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大”)在数据存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由该校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张静宇研究员领衔的团队,凭借“巨量信息低成本超长寿命玻璃多维存储技术”项目,荣获2024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最高奖——卓越奖。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传统数据存储技术在容量和寿命上的矛盾,更为未来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创新技术:突破数据存储瓶颈
华科大研发的玻璃多维光存储技术具有三大核心优势:大容量、长寿命和绿色环保。该技术采用独特的多维存储方式,通过在玻璃体内三维任意点存储数据,利用结构方向和强度实现单个数据点存储多个比特位。据张静宇博士介绍,这种存储方式可以达到99%的透过率,存储层数可达400层甚至1000层,最高存储容量可达360TB,相当于25000部电影或9000万首歌曲的存储量。
更令人瞩目的是,这种存储介质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实验表明,玻璃存储器能承受983℃高温,防水且抗腐蚀,信息保存寿命可达数千年。相比传统硬盘,玻璃存储器能耗更低、碳足迹更小,符合绿色数据中心的需求。
核心突破:实现快速读写与全国产化
此前,玻璃存储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写入速度慢。华科大研究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转动伺服光驱系统,将写入时间降至ps量级,实现了旋转读写,大幅提高了存储效率。这一突破使得玻璃存储技术在保持高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同时,也具备了与传统存储设备相媲美的读写速度。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已实现设备全国产化,具备自主知识产权。这不仅降低了成本,也确保了技术的安全性和可控性,为未来大规模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应用前景:引领数据存储革命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存储需求呈爆炸式增长。华科大研发的玻璃多维存储技术,因其独特优势,将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档案存储领域,该技术可为博物馆、国家档案馆等机构提供长期可靠的数据保存方案。在数据中心和云存储领域,这项技术不仅能提供海量存储空间,还能显著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此外,该技术还有望在金融、医疗、科研等需要大量数据存储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获奖意义:彰显中国科技创新实力
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由科技部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办,聚焦集成电路与微纳系统、人工智能与信息系统、生命健康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华科大项目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最高荣誉,充分展示了中国在数据存储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
这一突破不仅为解决全球数据存储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也为中国在全球数据存储领域赢得了重要的话语权。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产业化推进,玻璃多维存储技术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数据存储方案,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