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安顺屯堡“抬亭子”:六百年非遗民俗的文化传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安顺屯堡“抬亭子”:六百年非遗民俗的文化传承

引用
搜狐
7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57246962_121123812
2.
https://www.sohu.com/a/854286878_121106687
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2544540036385188
4.
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4/02-14/10163844.shtml
5.
https://www.baike.com/wikiid/7216289177749569569
6.
http://yis5.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322
7.
https://www.baike.com/wikiid/7566810107119052354

“抬亭子”是安顺屯堡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传统活动,不仅展现了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承载着当地居民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未来的祈愿。

01

历史渊源:明朝遗存的文化瑰宝

“抬亭子”最早可追溯至明朝初年。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边疆,于洪武年间(1368-1398)调派大量军队到贵州安顺地区驻扎。这些来自江南的军户和家属,在此安家落户,形成了独特的屯堡文化。

“抬亭子”最初是屯堡人为纪念明朝开国功臣汪公(汪华)而举行的祭祀活动。汪公在唐朝时曾率众保境安民,后被朝廷封为“忠烈侯”,深受百姓爱戴。屯堡人将其奉为保护神,每年春节期间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示纪念。

02

仪式流程:庄重而热烈的民俗盛宴

“抬亭子”活动通常在春节期间举行,持续数天,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环节:

祭祀仪式

活动开始前,村民们会在汪公庙前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主祭人带领众人向汪公像行礼,献上供品,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巡游表演

祭祀结束后,最精彩的巡游表演开始。村民们将汪公像安置在精美的亭子里,由壮汉抬着在村中巡游。亭子装饰华丽,上面雕刻着各种吉祥图案,象征着平安与丰收。

巡游队伍浩浩荡荡,沿途村民纷纷摆出供桌,上面摆放着水果、糕点等供品。道路两旁挤满了观看的群众,爆竹声此起彼伏,场面十分壮观。

地戏表演

巡游过程中,还会穿插地戏表演。地戏是屯堡文化的另一大特色,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演员们头戴木刻面具,身着古装,手持兵器,表演古代战争场景和忠孝节义的故事。

其他民俗活动

除了“抬亭子”和地戏,春节期间屯堡地区还会举办舞龙舞狮、踩高跷、扭秧歌等民俗活动,整个村庄沉浸在欢乐喜庆的氛围中。

03

文化内涵:非遗瑰宝的当代传承

“抬亭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文化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1. 历史价值:活动保留了明朝时期的祭祀传统和文化习俗,是研究屯堡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2. 艺术价值:巡游中的亭子制作精美,雕刻工艺精湛;地戏表演融合了戏剧、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3. 社会价值:活动凝聚了社区力量,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了邻里和谐。

  4. 人文价值:通过祭祀和巡游,体现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纳祥的传统文化精神。

04

传承与创新:古老民俗的现代演绎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抬亭子”活动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每年春节期间,不仅当地村民积极参与,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成为展示屯堡文化的重要窗口。

同时,活动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比如,地戏表演在保留传统剧目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巡游路线和形式也更加多样化,让这一古老民俗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抬亭子”不仅是安顺屯堡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展现了文化的魅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这一古老民俗正以新的姿态,继续传承和发展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