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资助4年的“白眼狼”向海清,写千字长文恩将仇报:她太抠了
孙俪资助4年的“白眼狼”向海清,写千字长文恩将仇报:她太抠了
2002年,孙俪通过一部纪录片结识了来自重庆贫困山区的向海清,并开始了长达4年的资助。然而,当向海清进入大学后,他却开始挥霍孙俪的资助,甚至在被停止资助后写了一篇长达6000字的控诉文章,指责孙俪母女“抠门”。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慈善与感恩的深刻思考。
那是 2001 年,重庆电视台的邱朝举精心策划并拍摄了一部长达 75 集的山区纪录片《希望在山区》。这部纪录片宛如一扇窗户,让外界得以窥探到重庆几个贫困县中 51 个贫困家庭的真实生活。在那些破旧的房屋里,昏暗的光线透过缝隙洒在满是补丁的衣物和简陋的家具上,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却又因家境贫寒而无力追逐梦想,向海清便是其中之一。
时间来到 2002 年 3 月 18 日,这部纪录片在重庆卫视首播,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彼时的孙俪,正在《玉观音》剧组忙碌地拍摄着。在片场的短暂休息间隙,她偶然间看到了电视上播出的节目,目光瞬间被向海清的故事所吸引。画面中的向海清,穿着朴素的衣衫,那衣服的颜色因多次洗涤已经有些褪色,他站在简陋的房屋前,身后是贫瘠的土地和连绵的山峦。他的父母体弱多病,多年来,家中的重担都压在他们瘦弱的肩膀上。向海清自出生以来,仅拥有过一件新衣服,那珍贵的衣物或许在他的童年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此时的孙俪,思绪不禁飘回到自己的童年时光。
她也曾经历过家庭的贫困,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靠着微薄的薪水维持着家庭的生计。小时候的孙俪对唱歌跳舞充满了热爱,为了能上才艺班,母亲邓女士不辞辛劳,四处奔波借钱,只为了给女儿一个追求梦想的机会。然而,命运的转折在她 12 岁那年降临,父亲与母亲离婚,家庭的重担从此落在了母亲和她的肩上。母女俩相依为命,靠着多年的舞蹈功底,孙俪幸运地获得了在《情深深雨濛濛》中担任小燕子伴舞的机会,这才缓缓推开了演艺之路的大门。
2002 年下半年,向海清收到了孙俪母女寄来的第一笔资助金,500 元。对于向海清来说,这笔钱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他的心房。当他颤抖着双手接过那装着钱的信封时,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那泪水里既有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也有对这份突如其来的帮助的感激。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拿起笔,写下了一封饱含深情的回信,向孙俪母亲倾诉着自己的感激之情,那一笔一划都写满了他的真诚与敬意。
或许是命运的眷顾,不久之后,孙俪凭借在《玉观音》中的出色表演,一夜之间声名鹊起。她的演艺事业如同火箭般飞速上升,各种戏约如雪片般纷纷向她飞来,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然而,忙碌的工作并没有让她忘记对向海清的资助承诺。每个月,她都会准时地匿名寄去 500 元,这 500 元成为了向海清继续学业的重要支撑,让他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稳步前行,顺利地度过了三年的高中时光。
2004 年,高考的战场上,向海清第一次失利。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失落与迷茫。孙俪的母亲邓女士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给向海清打去了电话。电话这头,邓女士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她不断地鼓励向海清不要气馁,要振作起来,再复读一年,努力考取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的大学,为自己的未来打拼出一片天地。在复读的这一年里,孙俪母女不仅一如既往地寄钱给他,还在生活上给予了他无微不至的关心。邓女士听闻向海清母亲身体不适,便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一家一家药店地寻找合适的药物,然后精心包装好,寄往向海清的家中。孙俪也会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时间给向海清写信,询问他的学习情况,字里行间都充满了关心与鼓励,还会时不时地寄去一些学习辅导资料,希望能帮助他提高成绩。
在孙俪母女的支持与鼓励下,向海清在第二次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在填报志愿时,孙俪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向海清的关心,建议他报考 “上海水产大学”,想着这样日后便能更好地照顾他。向海清怀着感恩之心,听从了孙俪的建议。
2005 年,孙俪母女决定与向海清见上一面。那一天,向海清背着沉甸甸的行囊,里面装着他的衣物和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从西南山城前往繁华上海的旅程。火车缓缓驶入上海站,孙俪和母亲邓女士早已在站台等候多时。当向海清走出车厢的那一刻,孙俪一眼就认出了他。向海清穿着一件略显陈旧但洗得干净的衬衫,下身是一条朴素的裤子,脸上带着些许紧张与期待。孙俪和邓女士快步迎上前去,四人的目光交汇在一起,眼中都闪烁着激动的泪花,随后紧紧地相拥在一起。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所有的付出与等待都化作了这温暖的拥抱。
入学仅仅一个月后,向海清凭借自己的能力被选为班长,之后又因表现优异,成功进入院学生会外联信部担任学生干部。随着职位的提升,他的社交活动也日益频繁。在那个通讯还不发达的年代,第一个月他就花费了高达 90 元的电话费。这让孙俪母亲感到十分困惑,她不明白为什么向海清的开销会如此之大。出于对他学业的担忧,邓女士耐心地劝解向海清,希望他能退出学生会,专心学习,以免影响学业。然而,向海清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在电话里急切地向邓女士解释道:“我从山区来到大城市读书不容易,我不想做一个碌碌无为的大学生,我想在大学里锻炼自己,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尽管邓女士与他在思想上产生了分歧,但向海清并没有听从她的建议。为了继续留在学生会,他甚至向邓女士谎称自己已经退出,而实际上却依然在学生会里活跃着。
仅仅过了大约一个月,向海清又以各种理由先后两次写信向孙俪要钱,共计 1000 元,而他却没有向孙俪提及自己已经获得了 6000 元的补助。直到孙俪母亲再次来到学校了解情况时,才从老师口中得知了真相。此时,孙俪母女终于看清了向海清的真面目,她们感到无比的失望和痛心,决定停止对他的资助。
被停止资助后的向海清,心中的不满和怨恨逐渐滋生。他多次拨打孙俪母女的电话,但都无法接通。在愤怒和无奈之下,他写下了一封长达 6000 字的控诉文章,文中言辞激烈,指责孙俪母女 “抠门”,甚至还提到孙俪母亲邓女士说他不如宠物狗听话。他将这篇文章寄给了邱朝举,邱朝举在隐去他的真实姓名后,将文章发表在了自己的个人博客上。这篇文章就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起初,不明真相的网友们在看到向海清的文章后,纷纷对孙俪母女进行指责。媒体也借机大肆渲染,一时间,孙俪母女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那时的孙俪,刚刚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 “最佳新人奖”,正准备在影坛大展拳脚,却因这起事件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为了躲避媒体的追问,她甚至关闭了手机,选择沉默应对。她不想在公众面前为自己辩解,因为她觉得这样做会打扰到向海清的生活,毕竟他还在读书。
然而,真相终究不会被永远掩盖。很快,向海清的同班同学站了出来,揭露了他的真实生活状况。原来,向海清在大学期间的生活并不像他所说的那样窘迫。他除了每月有孙俪母女资助的 500 元生活费外,还有担任老师助理每月 250 元的工资,甚至还有其他两位资助人的帮助。在经济条件相对宽裕的情况下,他却过着奢靡的生活。他穿着名牌衣服和鞋子,与同学们攀比成风,还谈了女朋友,并且对女友出手阔绰,经常购买名牌礼物。此外,还有网友仔细分析了他文章中的言论,发现他似乎想让孙俪母女不仅资助他完成学业,还要为他在上海谋得一份好工作,这种过度的索取让人感到震惊。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酵,央视也关注到了此事,并制作了一期节目为孙俪澄清。知名作家韩寒也在社交平台上为孙俪发声,他犀利地写道:“普通人在市内连个大型犬都不准养,凭什么孙俪就可以在上海养狼?” 在众多力量的支持下,网友们逐渐了解了事情的真相,纷纷意识到孙俪并没有做错什么。
而向海清呢?在事件曝光后,他因无法承受同学们的异样眼光,选择休学一年。当他再次回到校园时,曾经的同学都已与他疏远,他成为了校园里的孤独者。毕业后,他试图在大城市寻找工作,但由于他的名声已经受损,用人单位都对他敬而远之。他又尝试报考公务员,结果也名落孙山。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到老家的小县城,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过着平淡而低调的生活。如今的他,隐姓埋名,或许在夜深人静时,他会反思自己曾经的所作所为,但曾经的错误已经让他失去了太多的机会,他只能在自己亲手铸就的人生困境中继续前行。
反观孙俪,在经历了这场风波后,她的演艺事业依然蒸蒸日上。她凭借《甄嬛传》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电视剧女王,收获了无数的赞誉和粉丝。在生活中,她也与邓超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拥有了幸福的家庭。并且,她和邓超一直没有停止慈善的脚步,多年来为西部助学计划等公益项目捐款数百万,让许多孩子重新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继续在慈善的道路上传递着温暖与希望。
在这个充满故事的世界里,孙俪与向海清的经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它让我们明白,慈善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受助者也应该懂得感恩与珍惜,而不是将他人的善意当作理所当然的索取。只有这样,慈善的力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