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插秧号子啰啰咚:一曲传承千年的江汉平原民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插秧号子啰啰咚:一曲传承千年的江汉平原民歌

引用
5
来源
1.
https://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2620
2.
http://www.jianli.gov.cn/xw/jlyw/202410/t20241024_963746.shtml
3.
http://www.jianli.gov.cn/xw/xzdt/202106/t20210611_609174.shtml
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17/00/1367418_1134269670.shtml
5.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lwinmoe/segment/master/chinese-word-list.txt

“插秧号子啰啰咚”是湖北省监利市流传的一种传统秧田号子,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承载着监利人民的智慧与情感,是江汉平原文化的一颗明珠。

01

源远流长的历史传承

监利位于湖北省南部,东临洪湖,南濒长江,自古属江汉楚地。啰啰咚的历史源头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被视为楚声的遗响。其接力式的传声唱法与《接舆歌》的接响传声十分相似,体现了浓厚的楚文化特色。

02

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

啰啰咚主要演唱民间戏曲唱本,其音乐结构具有鲜明的复调特色和“无伴奏自然和声”特点,俗称“打和声”。演唱时分为头声、二声、三声,三声过后接以合唱“掀蔸子”,形成高潮。其音域宽广,旋律高亢,展现出一种原始的野趣。

用监南方言演唱的啰啰咚保留了许多“下平声六麻”的楚韵古音。歌词结构既有简单的单句式,也有复杂的多段体,语言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旋律以5、1、2为骨干音,同时出现变化音“↓7”,展现出独特的音乐风格。

03

薪火相传的保护现状

近年来,监利市积极采取措施保护和传承啰啰咚这一文化遗产。当地成立了多个“啰啰咚传习所”,培养了一批批传承人。代表性传承人如王斯彬、田维银等,他们不仅在田间地头传唱,还走进校园,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今年79岁的田维银,自16岁开始接触啰啰咚,已坚持演唱60余年。作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他不仅努力学唱,还创作了具有山歌风味的新版啰啰咚。柘木乡赖桥村的农民王斯彬,以独特的演唱风格和深情的《啰啰咚》而声名远扬,经常到周边乡镇传唱,让非遗文化融入社会生活。

监利市某幼儿园开展“学习非遗文化,我是小小传承人”主题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王斯彬为孩子们展示原生态民歌《插秧号子》《啰啰咚》,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和了解这一文化遗产。

04

结语

“插秧号子啰啰咚”作为监利人民世代相传的民间艺术瑰宝,不仅展现了江汉平原的地域特色,更凝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在当今社会,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守护。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曲古老的号子在新时代继续唱响,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