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吃鸡蛋真的会增加患病风险吗?
糖尿病患者吃鸡蛋真的会增加患病风险吗?
近日,一则关于“多吃一个鸡蛋得糖尿病”的短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视频声称每天吃超过一个鸡蛋会使患糖尿病的风险增长60%以上。这一说法让不少爱吃鸡蛋的人感到担忧。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糖尿病患者又该如何合理食用鸡蛋呢?
“多吃一个鸡蛋得糖尿病”?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这一说法源自发表在《英国营养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涵盖了1991年至2009年间8545名成年人的饮食数据。研究发现,与吃鸡蛋最少的人群相比,吃鸡蛋较多的人群糖尿病风险确实有所增加。
然而,这一结论并不能直接说明吃鸡蛋会导致糖尿病,原因如下:
研究局限性:该研究只在2009年检测了血液样本评估糖尿病状态,没有调查家族史信息;采用的饮食问卷调查方式记录不够精准,且随访失败率较高。
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研究结果只表明鸡蛋摄入量与糖尿病风险存在相关性,并不能证明吃鸡蛋是导致糖尿病的直接原因。实际上,年龄、性别、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众多因素都可能影响糖尿病的发生。
其他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一结论:全球多项营养学调查并未发现吃鸡蛋会增加糖尿病风险。例如,2014年日本的一项研究对63466名参与者进行调查,未发现吃鸡蛋与糖尿病有直接关系;2015年芬兰的一项研究甚至发现,蛋类吃得多的人群糖尿病发生率更低。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鸡蛋吗?
答案是肯定的。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含有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合理食用鸡蛋不会增加患病风险。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年人每周应摄入280-350克蛋类,相当于每天一个鸡蛋。美国糖尿病协会也认为,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完整的鸡蛋(包含蛋黄)。
如何科学食用鸡蛋?
适量原则:每周摄入5-6个鸡蛋最为适宜。过多食用会增加全因死亡风险,尤其是对于BMI超过21.2的人群。
健康烹饪方式:推荐采用水煮、蒸蛋、荷包蛋等低脂烹饪方法,避免油煎、油炒等高脂做法。正确的烹饪方式不仅能保留鸡蛋的营养,还能减少额外的热量摄入。
合理搭配:将鸡蛋与其他食物(如蔬菜和全谷物)搭配食用,有助于降低血糖生成指数,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
关注整体饮食结构:保持“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各类食物,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
结语
“多吃一个鸡蛋得糖尿病”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糖尿病患者完全可以放心食用鸡蛋。关键在于适量摄入、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并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鸡蛋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合理食用不仅能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还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