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新书解读:科学“戒糖”饮食法
罗晓新书解读:科学“戒糖”饮食法
“戒糖”饮食的概念近年来在社交媒体上持续走红,许多人分享自己通过“戒糖”改善皮肤、减轻体重的成功案例。然而,“戒糖”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需要完全避免摄入糖分?中国注册营养师罗晓在其新作《戒糖:改变一生的科学饮食法》中,为我们揭示了“戒糖”背后的科学原理,并提供了实用的饮食指南。
什么是真正的“戒糖”?
罗晓在书中指出,“戒糖”并非完全避免摄入糖分,而是要控制游离糖和快消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糖类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单糖、双糖、寡糖和多糖。其中,单糖和双糖属于游离糖,容易被人体快速吸收,导致血糖水平迅速升高。而寡糖和多糖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对血糖的影响相对较小。
过量摄入糖分的危害
过多摄入糖分,尤其是游离糖,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多种负面影响。罗晓在书中列举了以下几点:
导致肥胖:糖分是高密度的热量来源,每克可产生4大卡的热量。而且精制糖几乎不含其他营养成分,热量密度非常高,容易导致热量过剩。
增加患糖尿病风险:高糖饮食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心血管问题:高糖饮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可导致肥胖、炎症、高血脂、高血糖和高血压等。
影响皮肤健康:过多的糖分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化终产物(AGEs),这些物质会破坏皮肤的胶原蛋白,加速皮肤老化。
影响大脑认知:研究显示,精制糖可能加速认知能力的衰退,影响学习和记忆力。
如何科学“戒糖”?
罗晓在书中提供了多个实用的饮食建议:
读懂食品标签:学会阅读食品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识别隐藏的糖分。例如,一些看似健康的食品如番茄酱、酸奶等也可能含有较高的糖分。
理解GI和GL的意义:血糖生成指数(GI)反映食物对血糖的影响程度,但更可靠的指标是血糖负荷(GL),它同时考虑了食物的GI值和碳水化合物含量。
合理安排饮食:罗晓独创的“567饱腹法”提供了一个符合身体需求的饮食方案。此外,她还建议从减少含糖饮料摄入开始,逐步调整饮食习惯。
选择健康的代糖:如果需要甜味,可以选择一些天然的代糖,如赤藓糖醇、木糖醇等,但也要适量使用。
注意烹饪方法:一些烹饪方法如油炸、烧烤会增加食物的GI值,应尽量避免。建议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
“戒糖”不是短期节食
罗晓强调,“戒糖”不是一种短期的节食计划,而是一种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她建议读者不要将“戒糖”视为一种对抗,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回归自然、理性饮食的过程。
“戒糖”饮食的最终目标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学会与食物和谐相处。正如罗晓在书中所说:“戒糖给你自由。”通过科学的饮食方法,我们不仅可以改善身体健康,还能享受美食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