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腹胀发黄用中医能治?能缓解症状吗
胰腺癌腹胀发黄用中医能治?能缓解症状吗
胰腺癌作为一种较难治疗的恶性肿瘤,常伴随着腹胀、黄疸等令人痛苦的症状。在西医治疗的同时,中医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那胰腺癌腹胀发黄用中医能治?能缓解症状吗
中医对胰腺癌腹胀、发黄的认识
中医将胰腺癌归属于“积聚”、“黄疸”等范畴,认为其发病与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脾虚生湿、湿郁化热等病理机制密切相关。肝气郁结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引发腹痛、脘腹不适、胀满等症状;脾虚则生湿,湿郁化热,热毒内蓄,进而引发黄疸。因此,中医治疗胰腺癌腹胀、发黄症状时,多从疏肝解郁、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等角度入手。
中医治疗胰腺癌腹胀、发黄的方法
辨证施治
中医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治疗阶段及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的阴阳虚实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胰腺癌腹胀、发黄的患者,中医会根据其具体的证型(如湿浊阻恶、气血淤滞、肝胃不和等)来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常用方剂
茵陈五苓散加减:适用于湿浊阻恶型患者,表现为胸脘痞闷、恶心欲吐、纳呆、腹部隐痛、身目俱黄等症状。该方具有健脾利湿、化浊解毒的功效。
膈下逐瘀汤加减:适用于气血淤滞型患者,表现为胸腹胀满、疼痛持续不移、腹中痞块等症状。该方具有理气止痛、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
加味柴胡舒肝散:适用于肝胃不和型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嗳气、胸胁胀满等症状。该方能够疏肝解郁、和胃清热。
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针对黄疸症状,中医常用茵陈蒿汤等方剂进行加减治疗。茵陈蒿汤是治疗湿热黄疸的代表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功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加入川楝子、元胡、莪术等药物以增强止痛效果;若恶呕重者,可加竹茹、半夏、陈皮以和胃止呕;发热较重者,可加板蓝根、滑石以清热解毒。益气健脾,扶正祛邪
中医还强调益气健脾、扶正祛邪的重要性。对于胰腺癌患者,由于长期疾病消耗,往往存在气虚、脾虚的情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常加入黄芪、党参、白术等药物以益气健脾,增强患者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中医治疗的效果
中医在治疗胰腺癌腹胀、发黄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通过辨证施治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中医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中医的调理作用还能够增强患者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为西医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胰腺癌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耐心和积极配合。此外,患者切勿自行用药或听信偏方,以免耽误病情或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中医治疗肿瘤副作用小,整体观念强,注重标本兼治,能够将扶正与祛邪并行,应及时配合治疗,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在四十余年的中医临床工作与总结中,提出针对癌症“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三大基本病机的“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并将理论指导临床工作,配合中医药来治疗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脑瘤等常见恶性肿瘤,以及放化疗后、术后康复调理,以调节患者正气亏虚的状态,改善饮食、睡眠、体力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争取更多的生存周期。
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治疗胰腺癌真实案例分享:
路某,女,胰腺肉瘤2017年5月19日初诊,河南省新乡人
2017年初,患者因进食不畅、皮肤黄染在新乡市中心医院确诊:胰腺肉瘤,并做手术切除。2017年4月26日复查显示:肝尾叶见大小约1.3x1.1cm异常信号,考虑转移。医生建议化疗,因高烧不止,体质虚弱无法耐受,在2017年5月19日就诊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服药后,高烧减退,恶心呕吐减轻,食欲改善。此后,一直由女儿代诊取药。2019年5月30日,家属复诊诉:复查彩超显示:“肝、胆、胰、脾、肾均未见明显异常”,对比2017年4月26日的检查结果,肝尾叶上的病灶已经消失。2020年9月21日患者复诊,表示一切健康。2023年4月13日,患者邮寄中药巩固,目前情况稳定。
中医在治疗胰腺癌腹胀、发黄症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通过辨证施治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中医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胰腺癌患者来说,中医是一个值得考虑和尝试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