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废墟到绿洲:露天矿排土场的生态修复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废墟到绿洲:露天矿排土场的生态修复之路

引用
新浪网
8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esg/2024-08-02/doc-incheytp4132078.shtml
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413904
3.
https://m.sohu.com/a/789758224_121222943/?pvid=000115_3w_a
4.
https://www.mtxb.com.cn/article/doi/10.13225/j.cnki.jccs.XH23.1689
5.
https://www.zhumadian.gov.cn/zwgk/zcjd/bmjd/202412/t20241229_428267.html
6.
https://www.zyny.org.cn/newsinfo/7899538.html
7.
http://www.hnywhb.com/proinfo/44.html
8.
https://www.cngold.org.cn/news/show-4780.html

在内蒙古东部草原区,一座曾经因煤炭开采而满目疮痍的矿区,如今已焕发出勃勃生机。经过生态修复,这里不仅植被覆盖度提高了37.96%,还建成了储水容量达122万立方米的地下水库,实现了矿坑水的循环利用。这个令人瞩目的转变,正是我国露天矿排土场生态修复的最佳实践之一。

01

为什么需要生态修复?

露天矿开采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排土场作为露天矿的主要废弃物堆放场所,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因此,生态修复成为实现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自然生态修复理念的提出,为矿区生态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这种模式强调参照本地自然地貌、水文、土壤、植被、景观及其演变规律,使修复后的矿业斑块达到与周边自然生态系统近似的结构与功能状态,并与周边自然地貌、水系、景观相融合。其核心目标是追求“采矿无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02

如何进行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技术环节。以东部草原区大型煤电基地生态修复项目为例,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地貌重塑:奠定生态修复的基础

地貌重塑是近自然生态修复的核心。通过科学规划,将排土场重塑成与周边自然地貌相协调的地形。例如,在宝日希勒矿区,研究人员首次量化揭示了煤电基地开发生态影响累积效应,为地貌重塑提供了科学依据。

水文调控:保障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水是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在矿区生态修复中,需要优化河道沟道布局,实现矿区上下游水系的衔接,并采用“蓄代排”径流调控技术。宝日希勒矿区通过建设地下和地面水库,实现了矿坑水的循环利用,既解决了矿区用水问题,又避免了水资源浪费。

土壤重构:恢复生态系统的生命力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通过物理结构重组、微生物和养分循环过程重构,可以恢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在一些项目中,研究人员还创新性地采用了无土快速生态修复技术,通过降低煤矸石表面的毒害物质,切断污染物的氧化途径,为植被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植被恢复:重建生态系统的绿色屏障

植被恢复是生态修复的重要环节。通过近自然的植物群落配置和空间布局,可以有效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在一些项目中,研究人员还采用了松散土长坡面重力式护坡、高陡坡锚索框架格室填充生态袋等先进技术,确保植被能够在恶劣的立地条件下生长。

03

政策支持:生态修复的有力保障

为了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激励措施。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严守土石料利用政策底线 进一步完善矿山生态修复激励措施的通知》强调,要严格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管理边界,细化土石料合理利用要求,优化矿山生态修复方案编报审查要求,严格规范土石料处置程序。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推动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

在地方层面,各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例如,某市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明确了2025年6月底前完成剩余0.37万亩“十四五”期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目标任务,并提出了制定年度修复计划、规范矿山生态修复、推进绿色矿山创建等具体措施。

04

生态修复的意义

露天矿排土场的生态修复不仅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修复后的矿区可以发展农业、林业、旅游业等多种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生态修复还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区域生态安全水平。

然而,生态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完善政策体系,提高公众参与度,共同推动矿区生态修复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