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元宵节消费提示:选购、储存、食用全攻略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元宵节消费提示:选购、储存、食用全攻略
元宵节前夕,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储存和食用元宵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随着元宵节的临近,市场上各式各样的元宵产品琳琅满目,如何选购安全、健康的元宵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如何选购元宵
选购元宵时,建议消费者选择正规的销售场所,如大型超市、连锁便利店等。选购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查看标签信息:选购预包装元宵时,要仔细查看包装上的食品标签内容是否齐全。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食品标签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9大项目。不要购买或食用无标签或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掩盖、补印或篡改标识的元宵。
观察外观形态:选购新鲜元宵时,要观察其外观色泽是否鲜亮,闻其气味是否正常。选购速冻元宵时,应选择包装完好,包装袋内冰渣不多,色泽均匀、鲜亮,没有明显粘连,形态完整,没有裂口、明显裂纹或脱粉现象的产品。带冰霜或冰渣表明产品储存温度不稳定,产品容易酸败变质,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
检查储存条件:速冻元宵一般要求在-18℃条件下储存,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检查商家的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正确储存和烹饪
购买的速冻元宵应按照产品标示的储存条件保存,一般要求在-18℃条件下储存。不宜长期放在外部或冰箱冷藏室,以防冻融甚至酸败变质。家庭自制的元宵最好现做现吃,或者直接放入冰箱冷冻室中,冻硬后及时分装到食品袋中冷冻密封保存,避免交叉污染。
在烹饪时,建议按照元宵包装标签上的烹煮建议进行操作。通常情况下,元宵需要在沸水中煮熟煮透。煮元宵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煮后汤比较浓。为了避免元宵粘锅或破皮,可以在水中加少许盐以增强外皮韧性。煮熟后应用炒勺而非漏勺捞取元宵,以免漏勺孔洞破坏其完整性。
特殊人群食用注意事项
元宵虽然美味,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高血脂患者以及消化系统较弱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
糖尿病患者:传统元宵的外皮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糯米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每100克糯米中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78.3克。此外,部分元宵的馅料也含有较高热量。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食用“无糖汤圆”,但需要注意,“无糖汤圆”并不意味着低热量或低血糖反应,仍需控制摄入量。建议每次食用不超过50克,即2-3颗汤圆。
高血脂患者:元宵中的油脂含量较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应合理控制摄入量。
消化系统较弱的人群:老年人和儿童消化系统相对较弱,食用元宵时要特别注意,建议少量食用,并细嚼慢咽。
健康食用建议
适量食用:元宵属于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建议适量食用。一般人群一次食用不超过3个,并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
合理搭配:食用元宵时,可以搭配一些蔬菜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豆腐、海带等,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反应。
注意食用方式:食用前可先喝些汤圆汤,促进消化吸收。切记缓慢、小口食用,避免烫伤口腔黏膜。睡前至少2小时不宜食用元宵。
适当运动:食用元宵后不宜立即躺卧,可适量活动或轻轻揉腹,促进消化。
元宵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特色食品,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幸福的美好期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重食品安全和健康饮食,特别是特殊人群更要注意食用量和食用方式。通过科学选购和合理食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享受这一传统美食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