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孟楼:从土改到订单农业,致富新路径!
邓州孟楼:从土改到订单农业,致富新路径!
在河南省西南边缘,有一个特殊的乡镇——邓州市孟楼镇。它与湖北省老河口市孟楼镇仅一街之隔,素有“一脚踏两省”之称。这个曾经因思想不解放而发展滞后的小镇,如今却成为了全国农村改革的典范。
“三权分置”改革:激活土地资源
2016年8月,邓州市在孟楼镇启动了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这项改革的核心是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格局。
具体操作上,由邓州市农村土地开发有限公司以每亩每年600元的价格集中流转了孟楼镇5.7万亩耕地。经过统一整治、提升地力后,再以每亩800元的价格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实现了多方共赢:
- 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收入
- 村集体获得服务费收入
- 国有土地公司获得经营收益
- 新型经营主体获得规模化经营的基础
这一改革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并在全省推广。省政协委员、邓州市政协副主席郭心平建议,各地应借鉴邓州经验,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信贷、担保等融资手段,解决融资难问题。
订单农业:拓宽增收渠道
在土地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孟楼镇积极探索订单农业模式,通过与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实现农产品的定向生产和销售。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民卖难问题,也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原料来源。
以艾草产业为例。耿营村的艾康健艾业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农业模式,每月加工艾草足贴达1000万贴。公司负责人刘景介绍,目前年产值已达200万元左右。公司不仅在本地租赁场地建厂,还带动了本村50余人就业,每月仅劳务费支出就达120多万元。
除了艾草产业,孟楼镇还引进了多家企业,如福建投资的梦之星服装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总投资1.13亿元,年度投资0.6亿元,购置缝纫平车、四边拷边机、电剪刀等配套设备300台。首批招聘的50余名工人,全部到岗到位。现在,该公司主要与雅鹿等知名品牌合作,进行订单式生产,产品主要涵盖羽绒服、羽绒裤等多个品类。
改革成效: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从1992年《经济日报》报道的落后典型,到2018年再次登上《经济日报》的改革先锋,孟楼镇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改革的力量。如今的孟楼镇,不仅在农业生产上实现了转型升级,更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孟楼镇党委书记李征表示,未来将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持续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力争将高粱、艾草、羊肚菌等农产品打造成全国知名品牌。同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一体化推进厕所革命、危房改造、水系治理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一批环境整洁、宜居有序的和美乡村。
从“追赶者”到“领跑者”,孟楼镇的变迁见证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其成功经验不仅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探索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