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电站建设热潮:抽水蓄能技术的新突破
大型水电站建设热潮:抽水蓄能技术的新突破
2025年元旦前夕,四川攀枝花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作为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标志工程之一的川投能源银江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投产发电。这一装机容量达39万千瓦的水电站,不仅创造了亚洲最大单机容量6.5万千瓦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纪录,更以其转轮直径7.95米的世界第一成绩,彰显着中国水电技术的领先地位。
银江水电站的建设历程堪称一部攻坚克难的史诗。自开工建设以来,工程团队先后攻克了超大设备运输吊装、高空作业与交叉作业多、导流明渠截流难度巨大等多项施工难题。通过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工程不仅提前一年实现大江截流,更在首仓混凝土浇筑、二期工程坝顶全线到顶、闸门安装、机组安装、导流明渠截流、下闸蓄水、送出线路投运、机组72小时试运行等关键节点上屡创佳绩,最终提前一年实现投产发电目标。
在四川另一端,另一项超级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位于四川省白玉县与西藏自治区贡觉县交界的金沙江上游,叶巴滩水电站正在向2025年年底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目标发起冲刺。这座在建海拔最高的双曲拱坝电站,不仅以217米的拱坝高度令人瞩目,更以其224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和每年102.05亿千瓦时的发电量,成为我国“西电东送”接续基地和西南水电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
1月1日,叶巴滩水电站传来喜讯:首台机组(4号机组)定子顺利吊装成功。这台定子重达623吨,铁芯内径12.7米,机座外径15.6米,高度4.22米,由27万张0.5毫米厚的硅钢片经过4500层堆叠而成。这一核心部件的成功吊装,标志着金沙江上游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在抽水蓄能领域,技术创新同样令人瞩目。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申请的一项名为“一种基于全厂建模的抽水蓄能出力优化方法、装置及介质”的专利,为抽水蓄能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该专利通过控制机组组合和出力,建立安全约束机组组合模型;通过控制抽水蓄能电厂在各种运行状态下的稳定状态,建立安全约束经济调度模型;根据电力市场中各节点的供需平衡需求,建立节点电价模型。这一创新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抽水蓄能电厂多机组协调调度难题,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抽水蓄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产总规模将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达到1.2亿千瓦左右。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建、在建抽水蓄能电站规模已达2.3亿千瓦。预计到2025年底,我国抽水蓄能总装机规模将突破5700万千瓦,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这些大型水电站和抽水蓄能项目的建设,不仅为国家电网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更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银江水电站为例,其6台机组全部投产后,每年可为国家电网输送近1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130余万吨。而叶巴滩水电站所发出的清洁电能,将通过金沙江上游至湖北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送往华中地区消纳,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抽水蓄能和水电站建设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表示,2025年,要适度增加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也表示,2025年将加快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并推动一批急需的灌区、水库、引调水等国家水网重大项目开工。
随着一项项重大工程的稳步推进,我国水电事业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这些大型水电站和抽水蓄能项目的建设,不仅为国家电网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更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如同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祖国的江河之上,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着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