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沈阳唯一哥特式建筑,也曾是沈阳最高建筑,至今仍是东北最大天主教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沈阳唯一哥特式建筑,也曾是沈阳最高建筑,至今仍是东北最大天主教堂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LSIRCC0521WC6C.html

沈阳南关天主教堂,又称小南教堂,是沈阳现存唯一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这座始建于1875年的教堂见证了沈阳近现代史的沧桑变迁,不仅在建筑艺术上独树一帜,更在医疗、教育和社会慈善事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1841年,法国传教士方若望被任命为大清国满洲代牧区首任宗座代牧。由于当时清朝传教政策的限制,他最初在营口开展传教工作,直到1861年才正式在沈阳传教。1875年(清光绪元年),方若望主持修建了沈阳南关天主教堂,1878年建成,这是东北最早的天主教堂之一。


方若望画像

1892年,满洲代牧区第四任主教纪隆将主教府由营口迁址奉天,小南教堂由此成为整个代牧区的主教座堂,沈阳也因此成为当时东北天主教的传播中心。


1900年以前的小南教堂

1900年,随着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深入,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当年7月2日,在大法师刘喜禄和张海的率领下,沈阳的义和团包围了小南教堂,教会则以排枪还击,双方激战一天,最后在清军炮火支援下,义和团占领并烧毁了小南教堂,包括纪隆在内的10名神职人员与400余信徒全部丧生。

12年后,南满教区主教苏悲理斯利用《辛丑条约》规定的庚子赔款在原址上重建了小南教堂。重建后的教堂依然延续了法国哥特式建筑风格,成为沈阳唯一的哥特式建筑,保留至今。

如今的小南教堂仍按照最初的建造分为两个院落。教堂主体建筑在东院,建筑面积约1100平方米,正面是三扇拱门,两侧有成排的小窗,内有24根石柱支撑,可容纳1500人。


小南教堂内部

西院为主教府和神学院,两院总占地约926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213平方米。从规模上看,小南教堂仍是目前东北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放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如果从高度上看,小南教堂的两个钟塔高约45米,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沈阳城市建筑的制高点。

随着小南教堂的建立,尤其是主教府迁到沈阳后,西方传教士也将当时世界先进的医疗、教育模式带到了沈阳。例如,在小南教堂的东侧,至今还保留着当年教会创办的惠华施医院旧址,这是当时沈阳为数不多的西医医院。教堂在1885年设立的育婴堂主要收养被遗弃的婴儿和孤儿,在一定程度上也启蒙了沈阳社会慈善事业。

但对沈阳影响最深远的当属教育方面。1907年,天主教沈阳教区神学院创办了私立指南中学,1922年改为中法中学,张学良曾委托该校培养赴法飞行员,其中就有后来的“空中战神”高志航。这所学校在1952年更名为沈阳市第七中学,最终发展成为沈阳教育界的标杆。此外,沈阳天主教教会还在1923年创建了光华男女学校,当时就在小南教堂的西院,建国后,该校改为沈河区小南街第二小学,目前已不存在,但今天依然能够看到学校的建筑遗迹,见证着那段西方列强殖民侵略之下中西文明激烈碰撞的历史。

历经150年的沧桑变迁,小南教堂已经成为沈阳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深深地融进了沈阳的城市肌理,成为这座城市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鲜明注脚。1985年2月,小南天主教堂被列为沈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被列为辽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小南教堂又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自小红书@叫我李快门

与此同时,小南教堂也成为沈阳文旅的一张重要名片,凭借浓郁的异国建筑风情和出众的拍照出片效果吸引了无数游客到此打卡,成为社交媒体上沈阳曝光最多的场景之一。如今,沈阳小南天主教堂依旧正常开放中,每周日也会进行正常的礼拜活动,游客们不仅可以探寻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时代变迁,感受哥特式建筑的独特魅力,也可以亲身体验沉淀了逾百年的信仰传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