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诗中的“栎”字:自然、人文与哲学的交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诗中的“栎”字:自然、人文与哲学的交融

引用
8
来源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E%8A%E5%AD%90_(%E6%9B%B8)
2.
https://ghy.chacd.com/1647/
3.
https://m.zidianwang.com/zishici_cyomfdpkqpki/
4.
https://m.zidianwang.com/zishici_byozkqliikke/
5.
https://www.cngwzj.com/pygushi/SongDai/66945/
6.
https://www.dujd.cn/dianji/guwen/20486.html
7.
https://xiaoxue.ruiwen.com/shici/342543.html
8.
https://shici.yw11.com/mingju_6856_fee.html

“栎”字在古诗中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植物名称,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从《诗经》到明清诗人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栎”字在不同诗歌中的多样意象和独特韵味。

01

自然意象的描绘

在《诗经·秦风·晨风》中,就有“山有苞栎,隰有六驳”的诗句,将“栎”与山野风光紧密相连,描绘出一幅自然和谐的景象。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在后世诗人的作品中得到了延续。

明代诗人李梦阳在《九江陆还南康望东林》中写道:“风吹槲栎猿昼啼,却忆石门临虎溪。”这句诗通过“栎”字描绘了一幅山林间风吹树叶、猿猴啼叫的生动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这里的“栎”不仅是一种树木,更成为了自然环境的象征,与猿猴的叫声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林图景。

02

人文情感的抒发

“栎”字在古诗中还常常被用来寄托诗人的情感。明代诗人顾清在《上元日祭友兰先师与公佩文远享胙因呈二君》中写道:“晨星落落嗟同辈,社栎萧萧叹匪才。”这句诗通过“社栎”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自己才华的谦逊。

“社栎”在这里象征着普通而平凡的事物,诗人以此自比,既体现了谦逊的态度,也暗示了对友人的敬仰之情。这种通过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的手法,在古诗中屡见不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03

生活场景的刻画

“栎”字在古诗中还常被用来描绘生活场景,展现人间烟火气。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卖痴呆词》中有一句:“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这句诗通过“栎翁”这一形象,生动描绘了除夕夜老人与孩童互动的温馨场景。

“栎翁”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位年长的智者或隐者,他坐在帘下,想要买些“痴呆”来增添节日的气氛。这种生活化的描写,让诗歌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展现了古诗中“栎”字运用的生动性。

04

文化内涵的象征

除了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栎”字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庄子》中,“栎”字被赋予了独特的哲学意义。《庄子·逍遥游》中提到的“樗栎”象征着无用之用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樗栎”在这里代表那些看似无用实则大有用处的事物,这种哲学思考在古诗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东坡种花二首》中写道:“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培植务含垢,长养莫犯锄。待得悦目红,不如草头露。”这里的“樗栎”象征着平凡而坚韧的生命力,与《庄子》中的思想遥相呼应。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看到“栎”字在古诗中的丰富意象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绘,更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古诗中独特的审美价值。无论是作为自然景物的象征,还是人文情感的寄托,抑或是生活场景的刻画,“栎”字都以其独特的韵味,为古诗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