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老东家?这些劳动法要点你得知道!
重返老东家?这些劳动法要点你得知道!
重返老东家是职场人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无论是因为个人发展需要还是其他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相关的劳动法要点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劳动合同解除后的恢复条件、工作年限计算、竞业限制等关键问题,为您详细解析重返老东家时需要注意的法律要点。
劳动合同解除后能否要求恢复原岗位?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但是,是否能够恢复劳动关系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是否已入职新公司:如果劳动者在被违法解除后已经入职新公司,即使原单位违法解除,也无法恢复原劳动关系。例如,在北京东城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尽管公司违法解除与刘某的劳动关系,但由于刘某已入职新公司,法院最终判决确认双方劳动关系解除。
双方的信任基础:劳动关系具有高度的人和性,如果劳资双方对彼此没有认可和信任,说明双方已经缺乏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信任基础,这种情况下双方劳动关系难以恢复。
单位经营状况:如果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被吊销营业执照、被注销、被宣告破产,或者公司经营调整导致原岗位确实已经被撤销,这种情况下双方无需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劳动者年龄因素:如果劳动者在仲裁或者诉讼过程中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的,也无法恢复原劳动关系。
关联公司调动时工作年限如何计算?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用人单位会通过关联公司调动的方式来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那么,这种情况下工作年限应该如何计算呢?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其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应当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 劳动者仍在原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工作,劳动合同主体由原用人单位变更为新用人单位
- 用人单位以组织委派或任命形式对劳动者进行工作调动
- 因用人单位合并、分立等原因导致劳动者工作调动
- 用人单位及其关联企业与劳动者轮流订立劳动合同
- 其他合理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新用人单位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重返老东家时需要注意哪些法律要点?
竞业限制协议:近年来,竞业协议存在滥用现象,很多普通员工被迫签订。劳动者在重返老东家时,需要特别注意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和违约责任。如果发现协议存在不合理条款,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经济补偿金:如果是因为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导致的重返,劳动者有权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劳动合同的签订:在重返老东家时,应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并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事项。
保留相关证据:在重返老东家的过程中,应注意保留与用人单位沟通的邮件、短信、微信记录等证据,以及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
重返老东家虽然可能面临一些法律问题,但只要掌握了相关法律规定,就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实际操作中,建议劳动者在遇到复杂情况时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更具体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