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晋级“千亿县”,如何领跑河南?
巩义市晋级“千亿县”,如何领跑河南?
近日,河南省巩义市传来喜讯: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成为河南省首个GDP超千亿的县级市。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巩义市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更为河南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标杆。
“全国最大生产基地”扎堆,工业实力雄厚
在巩义这座人口仅80多万的中原小城,却隐藏着多个“全国之最”。据统计,巩义市铝板带箔产量约占全国的33%,净水材料产量约占全国的39%,管道配件产量约占全国的56%,校用化学仪器约占全国的67%。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巩义市在多个领域成为“全国最大生产基地”的产业优势。
以铝加工产业为例,明泰铝业公司作为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榜企业,带动巩义市成为全国最大的铝板带箔加工生产基地。目前,巩义市已形成从电解铝、铝加工、铝终端产品到铝再生循环利用的全产业链,铝产业年产值超千亿元。
历史传承与创新精神,铸就工业强市
巩义市的工业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从汉代用煤冶铁、唐代烧制三彩,到明清时期兴盛400多年的富商河洛康家,这片土地上始终传承着强大的工业基因。
改革开放以来,巩义市更是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上世纪70年代,巩义抢先发展“五小工业”,成为全国社队企业发展的先进典型。进入新世纪,巩义市又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布局商业航天、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
巩义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当地建立了企业“星级评定”机制,获评企业家可享受免费参观市内景区、优先保障就医等十项优待。在行业发展研讨会上,企业家坐主位,领导干部坐周边,充分体现了对企业家的尊重。
同时,巩义市还注重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比如,当一家创业公司的博士团队遇到住房难题时,当地政府迅速安排其与市领导同住一栋公寓楼,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
从“大而不强”到“强而有智”,转型升级显成效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巩义市前三季度GDP仍保持6.5%的增速,这得益于其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和智能化改造。例如,万达铝业公司自主研发的超薄高强型铝合金材料,使易拉罐盖厚度从0.224毫米降至0.203毫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此外,巩义市还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巩义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0.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96.7%。
经验启示:工业立市,创新驱动
巩义市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借鉴。首先,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建设特色产业集群。其次,注重科技创新和智能化改造,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再次,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最后,传承和弘扬企业家精神,鼓励企业敢想敢干、勇于创新。
随着巩义市迈入“千亿县”行列,其在河南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将更加凸显。未来,巩义市将继续围绕优化存量与扩大增量两端发力,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生态,持续巩固工业“压舱石”地位,为河南乃至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