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晓起村:白腿小隼的繁殖秘境
婺源晓起村:白腿小隼的繁殖秘境
在江西婺源的晓起村,一棵千年古樟树上,住着一群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白腿小隼。每年3月,当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到来时,这些黑白相间的小鸟就会在这里筑巢繁殖,为这个古村落增添一抹生机。
晓起村位于婺源县江湾镇,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这里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越,是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白腿小隼,这种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猛禽,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正是看中了这里的自然环境。
白腿小隼的繁殖季节从3月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它们通常选择在古樟树的树洞中筑巢,这些树洞往往是啄木鸟废弃的旧巢。一对白腿小隼夫妻会在树洞中产下3-4枚卵,孵化期约28-30天。5月初,小隼们就会破壳而出,探出贪吃的小脑袋。
晓起村的村民对这些可爱的猛禽有着深厚的感情。2005年,村民余志标在家门口的大樟树上发现了几只白腿小隼。他不仅没有驱赶,反而主动保护起来。他将自家三层小楼的楼顶改造成观鸟平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摄影爱好者。高峰时期,一年有近万名海内外摄影师慕名而来,只为一睹“鸟中大熊猫”的风采。
随着观鸟产业的发展,晓起村的村民们也从中受益。余志标一家不仅做起了观鸟导游,还开起了农家乐,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如今,观鸟产业已成为晓起村的重要经济来源,村民们真正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含义。
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晓起村是拍摄白腿小隼的绝佳地点。最佳拍摄点距离白腿小隼仅有20米,摄影师可以清晰地捕捉到它们捕食、嬉戏的精彩瞬间。白腿小隼的捕食技巧令人惊叹,它们会从枯丫上俯冲而下,用鹰钩状的嘴精准地啄住猎物,动作敏捷而优雅。
白腿小隼在晓起村的繁衍生息,不仅是一个生态奇迹,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见证。村民们从最初的茶农转变为生态保护者,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做出了重要贡献。晓起村的故事告诉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