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诗词赏析基础知识:文体知识与流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诗词赏析基础知识:文体知识与流派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6366249521373777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文体形式多样,流派众多。从古体诗到今体诗,从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每一种文体和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古诗词的文体知识和主要流派,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一传统文化瑰宝。

一、古诗词文体常识

古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和今体诗(又称“格律诗”)。

1.古体诗

一般说唐代以前的诗作为古体诗,但与今体诗最大的区别是古体诗不讲究格律,而今体诗讲究格律。所以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

古体诗的体裁有“歌、行、吟”。古体诗包括《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今体诗

分为律诗、绝句。律诗与绝句的区别在于句数,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今体诗要求各句字数相等,律诗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3.乐府·新乐府

乐府也称汉乐府,原指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加以整理的诗歌,汉代叫做“歌诗”,后世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后世文人仿写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汉乐府民歌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以五言为主,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以及杂言种种,乐府诗常见的是叙事诗。

新乐府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新乐府体现了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精神,代表主张是白居易提出“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4.歌行体

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吟”“曲”的很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5.词

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

6.小令中调长调

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7.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变得更加口语化,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8.押韵

押韵也作“压韵”,指诗词曲赋等韵文时在句末或联末用同韵的字相押,称为押韵。由于押韵的文字一般在诗词的结尾,所以结尾押韵的文字因此又叫做“韵脚”。如李白《静夜思》的光、霜、乡都是韵脚。

押韵规则:

(一)古体诗(包括古风、歌、行、吟)押韵较为宽松。

(二)词和曲因词牌、曲牌不同,押韵规则不同。有的规定较严,有的较宽松。

(三)近体诗押韵规则较为严格,概括如下:

(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2)一般押平声韵,但也有押仄声韵。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4)允许首联或尾联借韵。

押韵是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手法之一,它不仅能够使诗歌具有音乐性和节奏感,还能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押韵,诗人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读者在朗诵或咏唱时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9.对仗

对仗,是中国语言文学中特有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广泛运用于诗歌、对联、辞赋,散文、歌曲唱词、戏曲唱词等。对仗的基本要求有:字数相等、结构对称、字面相对、词性一致、声调(平仄)相对、避免同字,其中古体诗歌不要求声调相对。五绝、七绝不要求对仗;五律、七律只要求三四句、五六句两联对仗。如杜甫的《登高》句句对仗。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中“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

对仗的运用可以使诗句更加工整、有节奏感,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表现力。同时,通过对仗的运用,诗人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诗歌更加深邃、富有内涵。

10.平仄

平仄是汉语中的一种声调规律,‌主要用于诗词和对联的创作中,‌用以体现语言的韵律美。‌平仄的划分基于汉字的四种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在普通话中,‌第一声和第二声被视为平声,‌第三声和第四声被视为仄声。‌而古人的四声则包括平、‌上、‌去、‌入,‌其中上声、‌去声、‌入声被归类为仄声,‌平声则独立存在。‌平仄的规则在对联中尤为重要,‌它要求上下联的平仄相对,‌即上联某个字是平声,‌下联对应位置的字就应该用仄声。‌

平仄是汉语诗词和对联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韵律美,‌还反映了汉语声调的丰富性和变化性。

二、古诗词流派

1.现实主义流派。共同特点:能够真实而形象地、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有着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有着在深刻认识基础上的高度概括;较多地运用朴实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

现实主义流派,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汉魏乐府。南北朝的陶渊明,唐代杜甫、白居易,宋代的陆游,此外,如东汉的蔡谈,中唐的元结、柳宗元、张籍、王建、李绅,晚唐的皮日休、聂夷中,北宋的梅尧臣、王安石,南宋的范成大、杨万里,金代的元好问,元代的王冕,明代的高启,于谦,清代的顾炎武、吴伟业等。

2.浪漫主义流派。共同特点:洋溢着追求理想的进取精神;具有乐观向上的豪迈气概;能以丰富的想象构成美妙的虚幻境界;常使用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比拟;充斥着绚丽奇妙的语言。

屈原把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高峰。魏晋南北朝,曹植、左思、郭珍、鲍照等浪漫主义诗人。唐代李白,王之涣、王昌龄、岑参、李贺,苏拭和辛弃疾,是浪漫主义词家的杰出代表。

3.魏晋南北朝:建安风骨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风”偏重指精神气质,“骨”偏重于指骨格形态,二者密不可分,合而为一为风骨。建安风骨所指的文学风貌主要是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特点。建安时代的作家,摆脱了儒学的束缚,再加之处在战乱的年代,思想感情更常常是表现的慷慨激昂。建安风骨主要指的是建安诗文所具有的明朗刚健的风格。

4.唐代:山水田园诗派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山居秋暝》、《岁宴行》

5.豪放派和婉约派

婉约派,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美之风。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风格则清丽柔媚、委婉含蓄,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

豪放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衡文评诗。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孝祥、张元傒、陈亮、刘过等人承流接响,蔚然成风。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以铺叙、直陈为主,敢于突破、不受束缚,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