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疾控发布冬季防疫指南:科学防护,守护健康
北京疾控发布冬季防疫指南:科学防护,守护健康
随着冬季的到来,北京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当前主要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等。其中,流感病毒阳性率快速上升,北方省份上升趋势更为明显。此外,新型冠状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处于较低流行水平。
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一系列科学实用的防护指南,帮助市民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个人防护措施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手消毒剂;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以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科学佩戴口罩: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
积极主动接种疫苗:免疫力较弱人群(如孕妇、低龄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应根据疫苗接种指引,及时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疫苗,包括流感疫苗、新冠病毒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等。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建议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或上学,与家庭成员接触时佩戴口罩,并保持室内良好通风。
家庭防护指南
保持卫生,定期清洁:家中环境以清洁为主,室内温度适宜时,每日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对于门把手、开关、桌椅、水龙头等常接触的表面,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或家中已经出现患者时,可使用75%酒精进行擦拭。
减少接触,降低风险:出现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的人员应充分休息;有条件时尽量在单独的房间休息,避免与健康的孩子或老人接触。所有家庭成员与患者密切接触时要佩戴口罩,且注意定期更换口罩,避免重复使用。
健康生活,重在日常:家庭中应尽量为每位成员准备专属的生活用品,如餐具、水杯、毛巾、牙刷等。建议大家规律作息,适度锻炼,注意保暖,健康饮食,注意烹饪方法,尽量选择新鲜蔬果、鸡蛋、牛奶等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重点人群防护
孕妇:避免接触生病或死亡动物,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生熟分开,生肉烹饪熟后食用;不要购买活禽,可购买集中宰杀处理好的冷鲜或冰鲜禽。
儿童: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尽量吃熟食,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海鲜,吃水果要清洗干净,饮用开水或未开封的预包装水。
老年人: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积极主动接种最新可用的新冠病毒疫苗。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尽量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全程佩戴口罩。
通过采取上述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风险。同时,建议市民密切关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最新疫情信息和防控指南,及时调整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