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牙齿再生药物临床试验即将启动,2030年有望实现商业化应用
全球首个牙齿再生药物临床试验即将启动,2030年有望实现商业化应用
2024年9月,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医院将启动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试验——全球首个牙齿再生药物试验。这项由Toregem Biopharma公司研发的抗体药物,旨在通过抑制特定蛋白质来促进牙齿生长,为牙齿缺失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技术原理:重启牙齿生长的“开关”
该药物的核心机制在于抑制USAG-1蛋白的功能。USAG-1蛋白在牙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抑制角色,如同一道“闸门”,阻止牙齿再生。而这款新药就像一把“钥匙”,能够打开这扇闸门,重启牙齿生长的自然过程。
具体来说,药物通过刺激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和Wnt信号通路,促进牙齿向牙齿组织的分化与生长。这一创新理论建立在研究团队在动物模型(如小鼠和雪貂)中的显著成果之上。在前期研究中,科研人员观察到动物在接受药物治疗后能够长出新牙齿,且未出现重度副作用。
严谨的临床试验设计
临床试验被精心规划为多个阶段,旨在全面评估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宜的用药剂量。
第一阶段(First-In-Human,FIH)试验将聚焦于30至65岁、缺失至少一颗臼齿的健康男性群体,通过单剂量、双盲对照的方式,为药物的安全性打下坚实基础。这一阶段预计将持续至2025年8月。
随后的阶段将扩展至2到7岁的先天缺牙儿童,以及因环境因素导致牙齿缺失的成年人,以全面验证药物的适用范围与疗效。
技术突破与面临的挑战
牙齿再生技术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基于牙齿发育理论的全牙再生和利用干细胞结合组织工程技术实现再生。目前,利用牙髓干细胞已实现牙髓组织和牙周组织的再生,但整个牙齿的再生尚未实现。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专家指出,牙齿“第三次发育”面临两大挑战:如何生成牙胚和如何确保牙齿在合适位置萌出。目前,科研人员正在通过研究干细胞分化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未来展望:2030年有望实现商业化应用
如果临床试验进展顺利,该药物有望在2030年前推向市场。这将为数百万牙齿缺失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不仅适用于先天缺牙患者,未来还可能扩展到因龋齿等原因缺牙的人群。
尽管整个牙齿的再生目前尚未实现,但科学家们相信,这一目标在不久的将来依然有望实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牙齿再生将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