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汇金增持ETF,被动基金成投资新宠
中央汇金增持ETF,被动基金成投资新宠
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一个重要里程碑:被动指数型基金规模首次超越主动权益类基金,达到3.96万亿元。这一转变背后,是中央汇金等“国家队”资金的持续增持,以及市场对低成本、透明度高的被动投资方式的青睐。
中央汇金大手笔增持
2024年,中央汇金在股市底部持续增持多只宽基ETF。仅在前三季度,就耗资约3000亿元增持包括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等主流宽基ETF。四季度,中央汇金继续增持嘉实中证500ETF,持有份额从9.24亿份增至23.11亿份,增持规模达13.86亿份。
这一系列增持行动,不仅推动了被动基金的发展势头,也反映了投资者对长期收益和低费率的追求。截至2024年底,仅中央汇金持有的4只沪深300ETF和华夏上证50ETF,总市值就高达7850亿元。
被动基金规模反超主动基金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被动指数基金规模首次超越主动权益类基金。具体来看:
- 被动指数基金规模:3.96万亿元
- 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3.44万亿元
这一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从全球趋势来看,ETF规模持续扩张,截至2024年底已突破15万亿美元。中国ETF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0%,增速高于同期欧美市场。
背后的原因:市场有效性和机构投资者比例提升
被动型基金之所以能逐步主导市场,主要得益于两个重要因素:
市场有效性提升:随着市场信息透明度提高,主动管理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加大。相比之下,被动型基金通过紧密跟踪指数,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市场平均收益。
机构投资者比例增加:机构投资者通常更倾向于选择被动型基金,因为它们具有更低的管理费率和更高的透明度。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股票ETF净申购额已超过330亿元,指数基金新发规模超170亿元。
未来展望:ETF市场规模或达10万亿元
展望未来,被动型基金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华安基金总经理助理许之彦预测,ETF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元。这一预测基于以下几点:
政策支持: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已纳入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这将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量资金。
产品创新:创新型指数基金层出不穷,如中证A500ETF、科创综指ETF等,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市场需求:随着投资者教育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开始接受ETF这一投资工具。
总体来看,被动型基金已成为稳定市场的重要力量。海通证券认为,随着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A股ETF有望受益于长期资金的配置型力量。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被动型基金时,应重点关注其跟踪误差、管理费率以及流动性等因素,以优化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