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后如何快速恢复?心理学家教你几招
失恋后如何快速恢复?心理学家教你几招
失恋无疑是人生中的一大挑战,很多人在经历失恋后会陷入痛苦和混乱之中。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失恋不仅是感情的破裂,更是自我探索与成长的机会。通过允许自己感受痛苦、接受自己的脆弱、重新定义自己、学会放手以及重新规划未来这五个步骤,你可以逐步走出失恋的阴影,迎接全新的生活。这些方法不仅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还能让你变得更加坚强与成熟。让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失恋后找到内心的平衡,重拾生活的信心吧!
失恋后的心理过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失恋后的痛苦感受类似于哀伤的过程,会经历否认、愤怒、崩溃到重生等多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允许自己释放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种情绪的宣泄也需要设定一个期限,如果超过了一定的时间仍然无法自控,就需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具体恢复方法
回归独立,与过往保持距离
无论这段恋情的结束让你多么痛苦,都要告诉自己,在一起是两个人共同的决定,分开也一定与双方都有关,这个结果两个人共同来承担,而并非单方面的责任。如果说决定分手为二人关系画上最后的休止符,那么重新开始独立的生活则是回归自己,对自己负责的第一步。
- 不强求解释
恋情结束让人放不下的一个原因,是被分手的一方往往百思不得其解,他(她)为什么要和我分手?恋人选择和你分开,可能是有某种具体原因,更常见的可能是没有特定原因,只是他(她)内心的感受发生了变化。如果能在分手时和对方解释前因后果当然是最好,但如果不愿意给出理由也不必强求,因为这也很难改变你们分手的结果。
- 断舍离
几乎所有关于失恋分手的心理学书籍里都会强调一个重点:不要联系、不要联系、不要联系。人们常说失恋以后不要联系前任,你可能确实没有联系,但会有另一个动作——忍不住去关注前任的信息,比如说刷朋友圈,关注他(她)的动态等。这里推荐一个破解之法——过度暴露法。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记录自己每天刷几次前任的朋友圈,每次会看多长时间;然后在此基础上提高标准,同时把它定为一项任务,写进自己的日程里,要求自己按时完成,比如之前每天要关注三次,每次十五分钟,那么在此基础上要求自己每天要打卡四次,每次二十分钟。
这个方法的原理是,当你把之前的好奇变成了一项任务,窥探时的新鲜感就会逐渐降低,随之而来的则是无聊与无趣。久而久之,想去关注对方动态的冲动就会逐渐减低,最后就慢慢放下了。
- 与过往保持距离
与过往保持距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生活方式上做出一些改变,比如失恋后到异地去旅行,就是一个改变生活空间的方法。对于校园恋人来说,有意调整生活习惯和改变个人风格,也是一种跟往事划清界限的办法。比如选择去不同的食堂去就餐,尝试新的菜品;更换自习室的房间以及调整学习时间;在宿舍里重新布置自己的个人空间,将物品摆放的位置和顺序做出一些改变;如果你喜欢听音乐,也可以试着找寻一些新的曲目或者风格迥异的音乐。尝试着改变个人风格,有时仅仅只是换一个发型,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转危为机,尝试未知的自己
尝试未知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个是生活层面的,一个是心理层面的。
- 生活层面的探索与尝试
不妨重新拾起恋爱之前的生活,想想那个时候的你,其实过得也不错。想想自己曾经是否有某个目标,却因为恋爱而被尘封或搁置了?有研究发现,失恋之后去考英语四、六级或者其他资格证书,成绩反而特别好。如果你暂时没有想法,那就去参加一些志愿者组织,做一做义工。有身患抑郁症的同学在休学期间通过参加一些义工活动,重新了解了更广阔的世界,感到被需要,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走出了困境。也可以去拜访一下你的老同学、老朋友,看一看其他人的生活,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情感生活怎么样、有些怎样的人生感悟,也许会对你有一些启发。
- 心理层面的探索与尝试
你是否发现自己的痛苦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次的失去,而是因为这一次的失恋引发了内心一些长久的伤痛?比如你可能会因为对方的离去而再次陷入自我怀疑、否定,所谓失恋的痛,莫过于失意。你是否希望在爱情中获得滋养,在恋人的身上获得自我疗愈?这种需求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恋情告终,只能说明对方不是能带给你疗愈的那个人。你是否觉得这段恋爱的失败是因为自己还不够优秀?如果优秀的定义中也包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和心智的成熟,那这个说法也有几分道理。回想那些你们感情开始出现裂痕的时刻,如果在新的恋情中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们是否可以化解危机?不妨将错就错,让自己的内心真正成长起来。当我们的内心更加自给自足,更有可能收获一份成熟的爱情。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学习相关课程,甚至做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来提升自己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还有一种改变是更深层次的,就是勇敢地尝试新的亲密关系模式,采用更加灵活的应对方式。
相信未来,看到生活中的可能
对于校园恋人来说,一段恋爱关系的变化只是人生中的一个“暂停键”,未来依然有许多可能,不急于一时地做出决定。曾经有一位女同学来咨询,她最近纠结于和男朋友的恋爱关系,每天都很焦虑,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严老师问她:“如果你和他继续交往,或者选择分手,你当下的生活会因此有什么不同吗?”这位同学很有悟性,她想了想,若有所悟地说:“好像真的没有什么不同,我还是要上课,还是要完成作业,还是要参加各种活动。”严老师接着说:“是啊,生活还是要继续的,不要让一段感情成为你生活的全部。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重新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想想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许你会发现,没有了这段感情的束缚,你反而能看得更清楚,走得更远。”
正确处理情绪
在处理失恋情绪时,切忌急于求成。过度追求快速放下可能导致反弹效应,如强迫症状和情绪波动。正确的做法是先感知和接纳自己的脆弱情绪,再进行下一步的调整。
表达脆弱的重要性
我们的社会,不推崇负面情绪的宣泄、不认可脆弱的价值。我们习惯于在难过时,用百分百的精力和投入否认悲伤,不敢揭开伤疤看看化脓的伤口:不想去感知自己为什么这么伤心?自己为什么还放不下?为什么还不甘心?我们对悲伤这么排斥的还有一个原因:负面情绪代表着输家、代表着软弱、代表着、代表着只有自己还在乎。可真的是这样吗?有没有想过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不断给我们渗透:“我们必须要强大,情绪对事情结果没有意义,你应该学会忽视自己的情绪,隐藏起自己的脆弱,因为那是你的弱点”。
长大后,我们觉得难过时情绪无用,悲伤没有意义,因为它解决不了问题,它不能给我们带来力量,还不如听网上说的,快点转移注意力,做到自我提升,多去健身,多去旅游,多去交友,我就能走出来了。这样的做法看似无可挑剔,而且当你真的转移注意力后,你会发现确实自己好多了,但你不知道:那些你没有处理的情绪在慢慢渗透入你的潜意识里。比如说,你看似拉黑他,好像就不会找他了,但还是会找到他的微博偷偷窥视他的生活;你从不主动联系他,也扔掉了他给你的所有礼物,但你还是希望听到他的近况,看他现在过的是好还是差;你大方告诉好朋友,他这个人在你这里是法律意义上的“宣告死亡”了,但你还是会把一切都拿他来举例:“他之前就这样,特别爱唠叨”“他之前就喜欢在烤肉时点韭菜,真不知道有啥好的”同志,这不叫放下一个人,这叫“看起来”放下了。所以当你看到这篇文,你一定要知道:负面情绪其实是带有力量的,处理的好了:指向外界,是积极的力量;处理的不好了:指向内部,也就是“自毁”,即消极的力量。
- 如何培养自己表达脆弱、表达情绪的习惯呢?
- 让自己的大脑放空:你能感受到,你的悲伤就像几朵云一样飘了过来,不要去想抓住它,让它自动地漂浮,它自己会飘走;
- 联想:随便想,看到太阳,想到了他,继续想,看到和他一个姓的,想到了他,还是想,别打断自己的思维
- 宣泄:有负面情绪时,一定要及时表达,想哭就大声哭,想骂人就写下来,或者骂出声,只要你不反社会,不去犯罪,你就可以发泄你的愤怒。
- 倾诉:倾诉特别重要,找到你信任的朋友,不要羞耻,把你的不甘与委屈全部表达出来。记住,一定是要信任的朋友。不要让别人利用你的悲伤。
- 写日记:断断续续地写,想到哪里写哪里。
如果你羞于表达,那么我想告诉你:珍惜这个表达负面情绪的机会吧。这个社会,大家对失恋的接受度是比较高的,你会很容易得到大家的理解、宽容、善意。因为等到时候你真的走出来了,开始重返生活了,当你遇到其他糟心的事儿、生活重压又来了,那时你就必须去积极合理化了。
失恋虽然痛苦,但也是自我成长的重要契机。通过允许自己感受痛苦、接受自己的脆弱、重新定义自己、学会放手以及重新规划未来,你不仅能走出失恋的阴影,更能在这一过程中发现更好的自己。记住,每一次的失去都是为了更好的相遇,而真正的爱情,永远值得我们去期待和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