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东海龙王为何在《西游记》中如此卑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东海龙王为何在《西游记》中如此卑微?

引用
腾讯
7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3A04RBP00
2.
https://guoxue.ifeng.com/c/8X1obBcApmv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13A01PQH00
4.
https://www.sohu.com/a/855150836_120991886
5.
https://www.sohu.com/a/854683098_120991886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O56PK20514DTKM.html
7.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219/c442005-40179000.html

在《西游记》这部古典名著中,东海龙王敖广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作为四海龙王之首,他不仅没有展现出想象中的威严与神通,反而常常被孙悟空欺负,甚至在关键时刻只能听从玉皇大帝的调遣。这种看似反常的角色设定,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文化渊源。

01

忍气吞声的东海龙王

故事从孙悟空大闹东海龙宫开始。这位花果山的美猴王为了寻找一件称手的兵器,竟然直接闯入了东海龙宫。面对这位不速之客,东海龙王敖广非但没有反抗,反而战战兢兢地接待了他。孙悟空看上了定海神针,敖广虽然不舍,但也不敢拒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件镇海之宝被孙悟空取走。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孙悟空随后又向龙王索要披挂,敖广无奈之下,只好召集其他三位龙王,凑齐了黄金甲、凤翅盔和藕丝步云履,全部献给了孙悟空。

类似的情节在《西游记》中屡见不鲜。比如在红孩儿一回中,孙悟空需要借雨降妖,东海龙王却为难地说:“我虽司雨,不敢擅专,须得玉帝旨意,吩咐在那地方,要几尺几寸,甚么时辰起住,还要三官举笔,太乙移文,会令了雷公电母,风伯云童……”这种小心翼翼、唯命是从的态度,与人们印象中龙王的威严形象相去甚远。

02

龙王地位低下的宗教背景

要理解东海龙王的这种形象,我们需要追溯到龙王概念的演变历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与特定方位有关,比如“左青龙,右白虎”“东方苍龙七宿”等说法,早在汉以前就已产生。但是,五方龙王与四海龙王的观念,却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兴起的。

在佛教观念中,龙众是佛教的重要护法神,龙王则是龙众的王者。虽然龙王法力高强,但地位却很低,修成正果的龙王才能脱身为人。也就是说,佛教龙众的地位远在人之下,这跟中国神龙的地位不一样。但是,佛教龙王与中国神龙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有蛇一样的身体,都神通广大,善于变化,都有司水、降雨的功能。

汉魏以降,大量的大乘佛经被翻译成汉语,伴随着僧侣的口头传讲,佛教的龙王故事在民间得到广泛传播。道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四海龙王的概念。魏晋南北朝分裂局面结束,隋唐大一统王朝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道教神仙系统也进行了适应性调整,龙王被当作玉皇大帝的海域司官,分赴四海,主司行云布雨。这一定位很快得到唐王朝的首肯,据杜佑《通典》记载,唐玄宗于天宝十载(751年)赐封四海龙王,以东海为广德王,南海为广利王,西海为广润王,北海为广泽王。

03

明清时期的功利性崇拜

除了宗教因素,社会现实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龙王的形象。明清时期,国家极为重视农业、河工和水运。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人们认为对以龙王为代表的雨神、水神、河神的祭祀和崇拜是必须的行为。因此对于龙王的崇奉一时十分兴盛。

这种社会现实反映在《西游记》中,就是龙王地位虽然卑微,但却在保障取经方面非常重要。据统计,在悟空借外援降服妖魔时,出场次数最多的是观音,其次就是龙王。所以在《西游记》中,龙王是很重要的角色。然而,对于龙王的这种民间信仰其实是世俗化的,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和利己性。在风调雨顺的时候,人们当然会顶礼膜拜,充满感恩。但在洪灾、旱灾面前,人们往往又会痛骂龙王,指责其为何不体恤百姓。

04

文学形象的深意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东海龙王的形象也反映了作者吴承恩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观察。明清时代皇权的专制化达到顶点,大小官吏则完全沦为皇帝的工具,没有权力只能听从皇帝的调遣和旨意。这种社会现实无疑影响了吴承恩的创作,使得他笔下的龙王呈现出一种既卑微又不可或缺的矛盾状态。

尽管东海龙王在《西游记》中地位低下,但他们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保障取经的顺利进行。这种卑微却不可或缺的形象,反而使龙王更加贴近人类,更加有血有肉,这也是《西游记》成功塑造角色的一个体现。

通过东海龙王这一形象,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文学角色的塑造过程,更窥见了中国古代宗教、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复杂面貌。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正是《西游记》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