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赏民俗、游古镇、逛公园,咸宁春节有滋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赏民俗、游古镇、逛公园,咸宁春节有滋味~

引用
1
来源
1.
http://cj.sina.cn/articles/view/3178297882/bd70fa1a020010t84?finpagefr=p_104

春节期间,湖北省咸宁市的多个景点和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从通山县的“板凳龙”到羊楼洞古镇的热闹景象,再到十六潭公园的游玩场景,展现了当地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丰富的文化活动。

通山:“板凳龙”舞动江源村

1月29日,乙巳蛇年大年初一,数百米板凳龙再次在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起舞,该村的第四届板凳龙活动在村内热闹上演。新春的喜悦随着“板凳龙”的蜿蜒游走而弥漫,400余村民舞动379米长的“板凳龙灯”,共庆新春佳节。

活动当天,“板凳龙”从王氏宗祠出发,沿着村庄蜿蜒盘行,每行至各家村民门前,爆竹声都响成一片,村民用这种热烈的方式祈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日子越过越红火。

“板凳龙”的龙身由多节特制的板凳组成,每条板凳上都扎着花灯,板凳之间用一木棍相连,每一个木棍由一人拿着,参与人数越多,龙身也就越长。每年正月初一,村民们都会齐聚一堂,高举龙头,舞动“板凳龙”,家家户户燃放鞭炮接龙祈福,祈愿来年万事顺遂、五谷丰登。

江源村乡亲们十分重视传统文化传承。每年春节临近,在外工作的父老乡亲都要提前回来,参加村里的‘板凳龙’年俗。村民们自发组织修缮、装饰好“板凳龙”,并在大年初一让“板凳龙”在村里舞动起来。

“村民都富了,龙身就会越来越长,希望通过这条龙,把乡亲们的心凝聚起来,为江源的乡村振兴凝聚力量。作为村里的一员,能为家乡做些实实在在的贡献,怎么奔波都不累。”村民王定权说。

“来到通山县洪港镇江源村,确确实实让我感受到这里的凝聚力与和谐的氛围,这里的板凳龙真的好震撼。”江西南昌的游客邓红说。

据了解,板凳龙起于汉代,历史悠久。江源板凳龙活动由该村在外经商的村民王定钊发起,是借鉴江西南昌板凳龙舞法创新而成。

“板凳龙活动让江源村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了大大提升,板凳龙就是我们江源村的文化自信。现在,中国春节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对传承传统文化更加有信心。”洪港镇江源村板凳龙活动发起人王定钊很是自豪。

羊楼洞:古镇里的热闹年

1月29日,农历大年初一,羊楼洞古镇人潮熙攘、年味正浓,迎来文旅消费“开门红”。

踏入古镇,红灯笼挂满街头,处处贴满福字春联。沿街两侧商铺鳞次栉比,小商小贩吆喝叫卖,竹编、花灯、青砖茶……游客们纷纷驻足挑选,好不热闹,糖画、桂花糕等各色非遗小吃摊位前更是排起了长龙。

“这里真的像小时候赶集一样,很有‘烟火气’,这种传统的年味在大城市里很难体验到。”来自河南郑州的徐女士一家人专程驱车来到羊楼洞古镇,“我们还定了青石板街上的民宿,推窗就可以看到古镇景色。”

本地居民陈女士也带着家人来古镇游玩,最深的感触就是——出乎意料。“羊楼洞越来越热闹了,比起上一次来,变化很大。”

近年来,羊楼洞古镇不断焕新升级,从细微处入手,通过设施更新、街景美陈、“外引内育”,让青砖茶文化体系变得可亲、可感、可体验,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来了还想来”。

今年春节,古镇还将持续上演《月夜羊楼・茶道传奇》沉浸式演绎暨游园活动。演员们身着民族服饰,用细腻的表演重现着当年青砖茶从采摘、制作到远销海外的传奇历程,仿佛穿越百年,沉浸式体验着那段辉煌的茶道历史。

十六潭公园的“春节时光”

1月29日,正月初一,日丽风清。十六潭公园内游人如织,在暖阳冬日里共度美好佳节。



旋转木马,碰碰车,摩天轮……现代化的游乐设施满是市民们的欢声笑语;园中湖里,市民们带上孩子登船合力划水,徜徉嬉戏在山水间,零距离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十六潭公园地处城区交通方便,是城区的“绿心”所在地,同时也是全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不仅吸引众多本地市民前来游玩,更成为不少外地来咸游客休闲好去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