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秋冬养生神器:红枣真的这么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秋冬养生神器:红枣真的这么神?

引用
腾讯
12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26A02PBP00
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42225
3.
https://bk.taobao.com/k/yingyang_2/4f705399bd4aa2358080982df842f351.html
4.
https://www.jingyuan.gov.cn/zjjy/mytc/art/2023/art_d8cefa7a51914dbc8c6e6df994cb5c05.html
5.
https://www.jipd.com/newsdetails/54/5278.html
6.
https://news.cau.edu.cn/mtndnew/bb30b1d8cf894ff2a6f149257d751395.htm
7.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45348484489691667/
8.
https://www.womenshealthmag.com/tw/food-nutrition/diet/g45464264/red-dates/
9.
http://www.news.cn/fortune/20240329/36989a4751df492aaf26fec6578bff80/c.html
10.
https://fbic.foodaily.com/articles/358
11.
http://www.yinuotian.com/news_detail.asp?id=1315
12.
http://nynct.gxzf.gov.cn/lssp/ztzl/lszs/t5384696.shtml

“红枣是否真的能补血?”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人。在传统观念中,红枣被视为补血佳品,但科学证据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01

红枣的营养成分

红枣确实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多种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被誉为“维生素王”。每100克红枣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达243毫克,是苹果的60倍,梨的140倍。

然而,当我们谈到补血时,关键在于铁的含量。研究显示,每100克红枣中的铁含量仅为1.8毫克,而成人每日推荐铁摄入量为8-18毫克。这意味着仅靠食用红枣来满足补血需求是远远不够的。

02

红枣的食用量和注意事项

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系研究员范志红指出,虽然红枣富含维生素C能促进铁吸收,但其糖分含量较高,需要限量食用。建议每天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的10%以下,大约相当于45克糖。如果要达到更好的效果,应进一步限制在5%以下,即22.5克糖。

需要注意的是,以下人群应谨慎食用红枣:

  • 感冒初期患者:大枣的粘腻性质可能使邪气滞留体内,不利于病情康复。
  • 糖尿病患者:大枣含有大量的糖分,可能使血糖升高加重病情。
  • 经期女性:出现眼肿或脚肿现象的女性不宜食用大枣,以免加重水肿症状。
  • 痰湿、积滞等人群:大枣味甘多食易出现腹部胀满等症状,因此有痰湿、积滞、齿病、虫病以及小儿、产后及温热、暑湿诸病前后、黄疸、肿胀等人群应避免食用大枣。
03

秋冬养生中的红枣应用

尽管红枣的补血效果有限,但它在秋冬养生中仍具有重要价值。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食用方法:

干蒸大枣——健脾胃

做法:选择肉质厚实、颜色鲜亮的红枣,洗净后放入锅中蒸20分钟,取出放在阴凉处晾3~4个小时。如此重复蒸晾两次,最后再用小火蒸20分钟即可。蒸好的红枣晾凉后可以装入密封罐里保存,每次食用时上蒸锅加热一下,去掉枣皮和枣核,每天吃三颗即可。

甘麦大枣养心粥——养精神

对于经常失眠、情绪焦虑的人来说,甘麦大枣养心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道粥由甘麦大枣汤演化而来,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

材料包括小麦100克、红小米30克、甘草10克、莲子30克以及大枣数枚。将所有材料洗净后,加水慢火熬煮一小时左右即可食用。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少许盐或红糖调味。

红枣当归茶——美容养颜

红枣泡水方便易行,适合忙碌的上班族饮用。如能在茶中搭配适量当归,还有养颜功效。

材料包括当归10克、红枣3个以及适量蜂蜜或冰糖。将当归和红枣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煮沸15分钟,待茶汤温度降低后加入蜂蜜搅匀饮用即可。这道茶具有补血养颜、通调气血的作用,尤其适合身心疲惫时饮用。

04

科学食用建议

虽然红枣具有健脾养胃、养心安神等功效,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食用。建议在食用前充分了解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遵循适量原则,合理搭配其他食材,以充分发挥其滋补效果并减少潜在风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