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固态硬盘,怎样轻松搞定硬盘或数据迁移?
更换固态硬盘,怎样轻松搞定硬盘或数据迁移?
更换固态硬盘时,如何快速、安全地将旧硬盘的数据完整克隆到新硬盘上?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三种常见的硬盘迁移需求,并重点讲解如何使用专业软件实现整盘克隆,让您的系统和数据迁移过程既高效又安全。
常见需求分析
在更换固态硬盘时,常见的需求有以下三种:
系统盘升级:新台式机或笔记本的SSD需要更换为读写速度更快或容量更大的新固态硬盘,要求新硬盘与旧硬盘系统、内容完全一致,且能正常启动、运行和使用。
仓库盘升级:电脑有两块硬盘,其中装系统的硬盘不动,将另一块“仓库盘”换成更快/更大的新固态,并完成数据迁移。
增加存储空间:给系统增加一块新固态,把一部分数据挪到新固态中,让系统盘空间得到解放。
对于第2、3种需求,新手小白也可以通过手动复制粘贴的方式完成数据迁移,虽然速度较慢但稳妥可靠。但对于第1种需求,即需要将整块旧SSD(或机械硬盘)上的内容(连同上面安装的系统)完整克隆到新SSD上,传统的复制粘贴是不可行的,必须使用专业的克隆工具。
准备工作
1.1 装好新SSD,使新旧硬盘同时接入系统
在添加新SSD之前,需要检查台式机主板或笔记本的SSD硬盘位是否有空闲位置。对于台式机,如果有空闲的M.2 SSD插槽,可以直接将新SSD装上去;如果没有空闲位置,可以考虑购买一个PCIe转M2的转接卡,利用台式机的PCIe卡槽实现新SSD的接入。
这种转接卡价格在40元左右,可以作为临时或永久的新加M.2 SSD硬盘位使用。如果主板没有闲置PCI-E卡槽,可以考虑使用M.2 SSD硬盘盒来将新SSD接入系统,价格在几十到百余元不等,速度至少要达到5Gbps以上。
1.2 新固态硬盘初始化和测试
新SSD到手后,首先需要进行验货和测试。这里以铠侠(原“东芝存储器”)品牌的KIOXIA EXCERIA Pro 极至超速 NVMe 固态硬盘(简称:铠侠SE10)为例,该硬盘支持PCIe 4.0 x4通道,读写速度规格较高(顺序读7300MB/s,顺序写6400MB/s),且有日本原厂颗粒和核心技术加持,品质可靠。
装好铠侠SE10后,需要使用以下软件进行检测:
CrystalDiskInfo:查看硬盘的全部参数,包括支持的NVMe版本、PCIe通道、数据读写量等。
CrystalDiskMark:测试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注意选择正确的盘符和基准测试大小。
AS SSD Benchmark:测试SSD的读写性能,同时检查是否做好了4K分区对齐。
此外,还可以通过实际拷贝文件来测试新旧SSD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
1.3 确认旧硬盘(系统盘)内存储的数据占用总空间
在进行克隆前,需要确认旧硬盘的数据占用空间是否超过新SSD的容量,特别是当从大容量机械硬盘迁移到小容量SSD时,需要提前整理和腾挪数据。
借助软件实现SSD整盘对整盘克隆
数据迁移软件的选择至关重要,推荐使用免费的“傲梅分区助手”进行系统盘数据整盘迁移。
2.1 开启硬盘克隆功能
启动傲梅分区助手,在主界面找到“克隆硬盘”功能。
2.2 指定源SSD与目标SSD
在弹出窗口中,先选择列表中的“源硬盘”(旧硬盘),再选择“目标硬盘”(新SSD)。确保磁盘序数正确,避免弄错源盘或目标盘。
2.3 个性化设定(可略过)
点击下一步,可以选择“让分区适应整个硬盘的大小”、“等比例缩放”或“调整此硬盘上的分区”。对于大多数情况,“让分区适应整个硬盘的大小”是最简单安全的选择。
2.4 确认设定与克隆执行
核对执行源、目标等设定后,点击“完成”关闭小窗口,再点击软件界面左上角的“提交”按钮,选择“重启进入PE模式”并确认。重启后,系统会自动进入WinPE界面,无人值守地执行硬盘克隆工作,直到进度条走满100%。
核对系统安装状态,新旧SSD“换岗”完成
克隆完成后,由于两块SSD的数据状态完全一致,可能会看到两个相同的Windows系统。建议先正常关机,断电后拔掉旧SSD,然后开机检查能否正常进入新SSD的系统。如果一切正常,就可以考虑将旧SSD作为数据备份盘或格式化闲置。
对于台式机用户,在克隆结束之后,需要将新SSD从硬盘盒或PCIe扩展卡装回电脑主板的主SSD位,以保证最佳读写性能和使用稳定性。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轻松完成SSD的整盘克隆,既高效又安全。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单次硬盘升级,还可以借助多个PCI-E转接卡和M.2 SSD硬盘盒实现批量克隆备份,为未来的硬盘升级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