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哪吒之魔童降世》:文化现象背后的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哪吒之魔童降世》:文化现象背后的故事

引用
新京报网
22
来源
1.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39068330168363.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KJDHGH0516BJGJ.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QU75M705148FPG.html
4.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458154/
5.
https://hk.news.yahoo.com/%E3%80%8A%E5%93%AA%E5%90%92%E4%B9%8B%E9%AD%94%E7%AB%A5%E9%AC%A7%E6%B5%B7%E3%80%8B%E7%A5%A8%E6%88%BF%E7%A0%B462%E5%84%84%E6%88%90%E4%B8%AD%E5%9C%8B%E5%BD%B1%E5%8F%B2%E7%AC%AC%E4%B8%80%E5%90%8D-%E6%9C%80%E6%96%B0%E9%A0%90%E6%B8%AC%E5%8F%AF%E9%80%BE%E7%99%BE%E5%84%84-%E5%88%86%E6%9E%90%E5%9B%9B%E5%A4%A7%E6%88%90%E5%8A%9F%E8%A6%81%E7%B4%A0-004459990.html
6.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5-02-08/3745530.html
7.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5/0207/c1004-40414122.html
8.
http://www.sc.xinhuanet.com/20250207/0800f66c6c66493ca38417809605272e/c.html
9.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2-07/doc-ineispit9739619.shtml
10.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NSJR24S0550TYQ0.html
11.
https://www.sohu.com/a/854604907_122033970
12.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4A00ENT00
13.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6466320/
1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3%AA%E5%90%92%E4%B9%8B%E9%AD%94%E7%AB%A5%E9%99%8D%E4%B8%96
15.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502/82894810.html
16.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3331
17.
https://www.kongziyjy.org/nd.jsp?id=2686
18.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502/82895411.html
19.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50202/e90c4fc649e941df98e82f585dfceecc/c.html
20.
https://web.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856141
21.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502/82896321.html
22.
https://sichuan.scol.com.cn/ggxw/202502/82894811.html

2019年暑期,一部名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动画电影横空出世,以50.36亿人民币的票房创下多项动画电影纪录,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时隔四年,其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于2025年春节档上映,再次掀起观影热潮,短短几天内票房便突破75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四名。

这部由饺子执导,成都可可豆动画、北京光线影业等公司联合制作的动画电影,不仅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更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通过创新性地诠释传统故事,展现了哪吒与敖丙这两个经典角色的全新形象,引发了观众对善恶观念的深度思考。

01

破纪录的票房奇迹

《哪吒之魔童降世》于2019年7月26日在中国上映后,迅速创下多个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它不仅是首部票房过20亿、30亿、40亿、50亿的国产动画电影,更在8月2日成为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8月23日,它超越《冰雪奇缘2》,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最高的动画电影,最高时位居世界动画票房总排行榜第24名。这部电影的成功,不仅打破了人们对国产动画的固有认知,更开启了中国动画电影的新篇章。

2025年春节档上映的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延续了这一辉煌。据猫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5日10时,该片票房已达50.34亿,预测票房更是高达87.38亿。这部电影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不少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凌晨一点、三点播放《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影院座无虚席的照片,连影院播放厅的过道上都摆上了小板凳。据报道,河南某影院一天甚至排了99场《哪吒之魔童闹海》,平均每10分钟一场,高峰期更是5分钟排一场。

02

创新性的文化诠释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诠释。导演饺子在保留传统故事核心的基础上,对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进行了大胆创新。哪吒不再是传统故事中叛逆的少年英雄,而是一个因“魔丸”身份遭受偏见的普通人。敖丙也不再是单纯的反派,而是背负龙族复兴使命的复杂角色。这种创新性的诠释,使得故事更加贴近当代观众的情感认知与视听体验。

在动画视效方面,电影运用先进的3D动画技术,结合中国传统美学元素,创造出一个富有想象力的神话世界。从哪吒登仙路的三次试炼到东海龙族的海底炼狱,从憨态可掬的妖精到雍容华贵的仙人,每一个场景和角色都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这种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的尝试,不仅为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更为电影的情感表达提供了有力支撑。

03

哪吒与敖丙: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哪吒与敖丙这两个角色的形象演变,体现了不同时代对善恶观念的不同理解。在《封神演义》中,哪吒和敖丙的善恶之分源于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哪吒作为灵珠子转世,代表天命所归的善;敖丙作为龙族太子,代表需要被征服的恶。这种善恶观念根植于天命主宰一切的古老信仰,体现了殷商时代无善恶的天命主宰思想。

而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与敖丙的形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哪吒从“魔丸”转世,生来便被贴上恶的标签,却在父母的关爱与教导下逐渐觉醒,最终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宣言。敖丙则在龙族复兴的使命与内心的善良之间挣扎,最终选择站在哪吒一边。这种转变体现了现代人对善恶观念的重新理解:善恶并非天生,而是取决于个人的选择与行动。

04

善恶观念的现代诠释

《哪吒之魔童降世》对善恶观念的诠释,体现了对传统二元对立思维的突破。电影中,哪吒与敖丙的对决实质上是两种不同命运观的碰撞: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改变?通过这场战斗,他们共同诠释了“破而后立”的精神——唯有挣脱束缚,才能实现真正的成长和自我超越。

电影还通过无量仙翁、缉妖队、龙族等角色,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结构性压迫。无量仙翁代表的仙界,以维护所谓“天道”为名,对妖族进行无情打压;龙族为了获得升仙的机会,不惜互相残害。这种“人人相食”的内在逻辑,正是对无量仙翁无限私欲的讽刺:他需要力量,更需要征服异类以彰显力量。

哪吒的反抗,不再是对父亲权威的反抗,而是对整个社会规则的挑战。他不再局限于“是魔是仙我说了算”的个人选择层面,而是上升到“是魔是仙根本没有区别,重要的是做什么事”的社会层面。这种思想主题的升华,体现了电影对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05

文化的演变与启示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不仅是票房上的胜利,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现代重生。它通过创新性的诠释,让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的古董,而是可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活的文化。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困惑和外界的偏见。哪吒与敖丙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善恶并非天生,而是取决于我们的选择;命运并非不可改变,而是可以被我们打破;社会的规则并非不可挑战,而是需要我们去重新定义。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生命。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简单地复制过去,而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部电影的成功,为我们如何理解和践行现代社会的道德准则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