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COP28热议:核反应堆助力清洁能源未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COP28热议:核反应堆助力清洁能源未来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8
来源
1.
https://nnsa.mee.gov.cn/ywdt/hyzx/202403/t20240315_1068526.html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24-11/12/content_26090307.htm
3.
https://nnsa.mee.gov.cn/ztzl/haqshmhsh/haqrdmyyt/202405/202401/t20240123_1064446.html
4.
https://nnsa.mee.gov.cn/ywdt/gjzx/202501/t20250121_1101073.html
5.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4-11-23/doc-incwzezy7150809.shtml
6.
http://www.cenews.com.cn/news.html?aid=1144395
7.
https://www.china-nea.cn/site/content/47879.html
8.
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336857.shtml

在阿联酋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核能成为了热议话题。多个国家宣布将加快发展核能发电,致力于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发电量扩大到当前的3倍。这一雄心勃勃的目标背后,是核反应堆技术在清洁能源转型中展现出的巨大潜力。

01

核能:清洁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

当前,全球正在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核能等低排放能源将成为未来3年全球新增电力需求的重要解决方案。据统计,截至2024年1月,全球运行中的核电反应堆为413座,核能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重约为10%,占全球清洁能源发电量的1/3左右。

核能发电在清洁性、稳定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化石能源发电相比,核能在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温室气体,碳排放量低。此外,核能发电稳定,利用小时数高,不易受天气、地区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据预测,到2030年,核电有望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0%,成为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力量。

02

全球核能发展现状

亚洲已成为全球核能发电发展的生力军。据统计,2021年亚洲核能发电量增长10%,达10年来最高水平。自2005年以来,亚洲总共有70座反应堆并入电网,运行容量达63.6吉瓦。

欧洲方面,核能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欧盟统计局2022年数据显示,欧盟13个成员国运行着103座核电站,核能发电量约占欧盟总发电量的25%。英国更是宣布了“70年来最大规模的核电发展”计划,目标是在2050年之前将核电装机容量提升至24吉瓦,满足英国1/4的电力需求。

美洲在核能发电领域发展步伐加快。2021年北美地区核电装机容量和总发电量为1.09亿千瓦和8580亿千瓦时,核能发电量在北美地区电力结构中的占比约为18%。

03

创新技术引领未来

面对全球能源转型的迫切需求,核能行业正在积极探索新型核电技术。其中,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和可控核聚变被视为最具潜力的未来发展方向。

SMR具有体积小、灵活性高、安全性好等特点,特别适合偏远地区和特殊应用场景。目前全球正在开发的SMR技术超过80种。中国在该领域发展迅速,“玲龙一号”反应堆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官方审查的三代轻水SMR,也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SMR,单台机组容量为125兆瓦,预计将于2026年建成投产。

可控核聚变则被誉为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它使用氘、氚作为燃料,每1升海水中含30毫克氘,而30毫克氘聚变产生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燃烧。与现有能源相比,核聚变对环境非常友好,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且安全性高,不会产生失控的连锁反应。1克氘氚燃料聚变所获得的能量相当于燃烧8吨石油,电能不但巨量而且便宜。

04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核能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高精尖技术壁垒、高素质人才短缺、核能供应链中断、严格监管不到位、公众信任不足等问题,都可能制约核能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SMR的规模化部署也面临技术选择、审查许可、供应链和公众接受度等问题。但考虑到基于轻水堆的SMR设计已具备较高的技术成熟度,预计在2030年左右将有不少此类设计能够通过审批。

总体来看,核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和各国政策的大力支持,核能有望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彤所说:“核能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不容小觑,能够有效助力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