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分钟,你敢挑战这部最长电影吗?
130分钟,你敢挑战这部最长电影吗?
“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间太长了”这句话,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但是,当一部名为《非想非非想》的纪录片以130分钟的时长登上大银幕时,却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和热议。这部记录了优人神鼓30年重生之路的影片,不仅展现了台湾艺术文化的重要发展历程,更以其超长的观影体验,挑战着观众的耐心和专注力。
优人神鼓:35年的艺术探索之路
优人神鼓,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神秘和艺术气息。它成立于1988年,由刘若瑀创立,最初名为优剧场。1994年,在黄志群的加入下,转型为优人神鼓。这个艺术团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东方传统武术、西方戏剧技艺、太极导引、音乐和击鼓完美融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剧场美学。
35年来,优人神鼓的足迹遍及全球五大洲30多个国家,代表作如《听海之心》《金刚心》《时间之外》等,深受国际艺术界的认可。李安、杨丽萍等艺术大师都曾对他们的表演给予极高赞誉。
《非想非非想》:一部特殊的纪录片
《非想非非想》这部纪录片,记录了优人神鼓从1988年创立至今的历程。影片时长130分钟,对于习惯了90分钟商业电影的观众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正如优人神鼓的艺术总监黄志群所说:“艺术需要时间,需要空间,需要安静。”
这部纪录片不仅是一部简单的回顾片,更是一部展现优人神鼓艺术追求和精神内核的作品。通过镜头,我们看到了优人神鼓成员们在山林间的训练,看到了他们在世界各地演出的精彩瞬间,更看到了他们对艺术的执着和坚持。
台湾纪录片的现状与挑战
在台湾,纪录片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每两年一届的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TIDF)是亚洲最重要的纪录片影展之一,每届收件量高达2300多件。评审们会从摄影、剪辑、叙事结构、拍摄者与被摄者互动等多个维度,严格筛选出具有力量的电影。
《非想非非想》作为一部时长130分钟的纪录片,能够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登上大银幕,足以证明其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一部关于优人神鼓的纪录片,更是一部展现台湾艺术文化发展历程的重要作品。
130分钟,值得吗?
130分钟,对于一部电影来说确实很长。但是,当我们看到优人神鼓成员们在山林间挥汗如雨的训练画面时,当我们听到那震撼人心的鼓声时,当我们感受到那份宁静和专注的力量时,或许,这130分钟,是值得的。
艺术需要时间,需要空间,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和专注。《非想非非想》用130分钟的时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艺术团体30年的探索之路,展现了一群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这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对艺术的致敬。
所以,你敢挑战这130分钟吗?不妨走进影院,感受一下这部特别的纪录片,感受一下优人神鼓的艺术魅力。或许,你会发现,这130分钟,是你近期最值得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