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孤胆英雄刘光子:一把冲锋枪创造的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孤胆英雄刘光子:一把冲锋枪创造的传奇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12
来源
1.
http://www.mod.gov.cn/gfbw/spbb_214126/mtbd/16327533.html
2.
https://www.sohu.com/a/764302383_121620820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TVM22L05566PST.html
4.
https://ku.gamersky.com/release/pc_202501/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1002A04JX400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DGP2IRR05376S8M.html
7.
http://www.hjhq.gov.cn/zmhd/myzj/202410/t20241010_656499.html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5%AD%97%E8%A9%9E%E8%BD%89%E6%8F%9B%E8%99%95%E7%90%86/%E5%85%AC%E5%85%B1%E8%BD%89%E6%8F%9B%E7%B5%84/%E5%90%84%E9%A0%81%E9%9D%A2%E5%8C%85%E5%90%AB%E5%AD%97%E8%A9%9E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A%A0%E5%B9%B3%E6%88%B0%E9%AC%A5
10.
http://www.hjhq.gov.cn/zjhh/
11.
https://www.mzfx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8&id=186630
12.
https://www.iivd.net/thread-74363-1-1.html

1951年4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中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雪马里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刘光子带领两名新兵,凭借一挺冲锋枪和几颗手雷,创造了志愿军单兵单次俘虏敌人最多的纪录——63名英军“格洛斯特营”官兵。

01

孤胆英雄的传奇

刘光子,1921年出生于内蒙古杭锦后旗召庙乡团结村。1946年参军入伍后,他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中的太原战役、兰州战役等重大战斗,并两次荣立战功。1951年初,作为志愿军第63军第187师第561团1营2连班长,刘光子随部队入朝作战。

在雪马里战役中,刘光子带领两名新兵冲上一个小高地,监视山下的公路,防止敌人逃跑。不久后,他们发现八九个敌兵偷偷摸摸地钻进树林,刘光子让两名新兵作掩护,自己悄悄跟随。趁敌人不备,他将一颗手雷扔向敌群,在手雷爆炸后产生的烟雾中,他端着冲锋枪一边勇猛地冲锋扫射,一边大喊道:“一营向左,二营向右,给我冲!”顿时,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根本不知道有多少志愿军。当烟雾散尽,刘光子看到黑压压一片敌人,他担心敌人会反抗,于是端起枪朝着天空扫了一梭子弹,敌人被震慑住后,他让敌兵集合在一起,清点人数发现共有63名俘虏。

02

冲锋枪的威力

刘光子使用的冲锋枪,很可能是当时志愿军广泛装备的50式冲锋枪或苏制PPSh-41(波波沙)冲锋枪。这两种武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0式冲锋枪是仿制苏联PPSh-41冲锋枪的产品,口径7.62×25毫米,容弹量35/71发,初速500米/秒,全长840毫米,重量3.64千克。该枪以简单耐用、射速高、火力猛著称,在与美军M3和汤姆森冲锋枪的对抗中占据优势。

苏制PPSh-41冲锋枪同样口径7.62毫米,射速单发40发/分,连发105发/分,弹容量35发弹匣或71发弹鼓,有效射程200米。该枪射速高、火力强且适应严寒环境,但弹鼓沉重影响机动性,装填速度慢。

03

格洛斯特营的威名

被刘光子全歼的“格洛斯特营”并非等闲之辈。在加平战斗中,该营曾与联合国军发生激烈交火,显示了其作为英军王牌部队的实力。然而,在雪马里战役中,面对刘光子的英勇突击,这支精锐部队也未能逃脱被俘的命运。

04

英雄的品格

刘光子的英雄事迹并非偶然。在和平环境中,他不计名利地位,生活清贫。他常说:“做人要多做少说。”在战场上,他英勇无畏,视死如归;在日常生活中,他廉洁奉公,一心为民。这种高尚品格贯穿了他传奇而朴素的一生。

1958年,刘光子复员回乡,先后担任杭锦后旗召庙公社武装部长、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他始终保持革命本色,坚持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担子拣重的挑,活拣重的干;哪里任务重,就战斗在哪里;群众身上滚多少泥,他的身上也滚多少泥。从来不怕苦、不怕累、不漂浮、不指嘴……

1996年,刘光子因病去世,享年75岁。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不仅在战场上能创造奇迹,更在平凡生活中坚守信仰,默默奉献。

05

永恒的精神

刘光子的事迹被画成连环画《活捉六十三个鬼子》公开出版发行。他使用过的冲锋枪也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珍藏,成为那段光辉历史的见证。

今天,当我们回顾刘光子的英雄事迹时,不仅是在缅怀一位伟大的战士,更是在传承一种精神——那种不畏强敌、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那种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高尚品格。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人不断前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