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安石《登飞来峰》:古诗中的励志哲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安石《登飞来峰》:古诗中的励志哲理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10
来源
1.
https://caiyi.cctv.com/2025/01/10/ARTIKhuw3rClwamLzKNYkcgX250110.s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3A01B1X00
3.
https://www.ruiwen.com/wenxue/wanganshi/115759.html
4.
https://www.ruiwen.com/wenxue/wanganshi/18542.html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0/16/26561818_1134570368.shtml
6.
http://www.xn588.com/index.php/2025/01/26/%E7%99%BB%E9%A3%9E%E6%9D%A5%E5%B3%B0%E7%9A%84%E5%8F%A4%E8%AF%97%E6%84%8F%E6%80%9D%E6%98%AF%E4%BB%80%E4%B9%88%E4%BD%9C%E8%80%85%E6%98%AF%E8%B0%81/
7.
https://www.qidian.com/ask/qhvfodyrhwz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1/08/76790120_1135473273.shtml
9.
https://www.juzikong.com/p/verse/c5070c47-5844-4f5c-af77-6a8b41cad3e5
1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04/17/18841360_1119421260.shtml

《登飞来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在飞来峰上极高的塔顶看到的日出景象,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高瞻远瞩的决心和抱负。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名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态度,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怕困难和阻碍。这首诗至今仍激励着无数读者追求梦想,勇敢面对挑战。

01

创作背景与人生经历

这首诗作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时年30岁的王安石在浙江鄞县任满回乡途中写下此作。正值壮年的他怀抱改革理想,借此诗抒发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坚定信念。王安石自幼聪颖,13岁时就立下了“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终老将安归”的志向。他在地方任职期间,勤政爱民,政绩卓著,但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渴望在更高的平台上施展才华,实现政治抱负。

02

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1. 夸张手法与虚实结合

诗的前两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运用了夸张手法,以“千寻”形容塔的高度,展现了宏大气势。同时,诗人巧妙地将实景描写与神话传说相结合,通过“闻说鸡鸣见日升”的典故,侧面烘托出飞来峰的高峻。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又为后文的哲理抒发做了铺垫。

  1. 典故运用与哲理思考

“闻说鸡鸣见日升”引用了《玄中记》中的天鸡传说,增添了文化深度。而“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则化用了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但反其意而用之,展现了诗人超越困境的自信与豁达。

  1. 语言精炼与结构巧妙

“不畏”二字传递出无畏艰险的态度,“浮云”比喻巧妙,深化主题。因果倒置的结构(先说结果,再说原因)更显构思精巧。

03

政治抱负与人生追求

“浮云”象征奸邪势力,“最高层”隐喻政治巅峰,体现了作者的政治决心。王安石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政治抱负呢?本诗表达了他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以及要进入最高统治层,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04

文学史地位与当代启示

《登飞来峰》不仅是一幅自然风光的画卷,更是王安石内心世界的映射。它以简洁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哲学思考,成为宋代诗歌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了全面看待问题的重要性。它启示我们:无论生活或学习,都要有一个较高的立足点和较为长远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开种种假象的迷惑,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向理想之境迈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