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中医院专家推荐:冬季手脚冰凉的中医调理法
南宁市中医院专家推荐:冬季手脚冰凉的中医调理法
冬季手脚冰凉是许多南宁市民的困扰,即使在温暖如春的南宁,这个问题也普遍存在。南宁市中医院国医堂治未病科主任医师李洪波建议,通过中医调理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症状。
手脚冰凉的中医解读
在中医理论中,手脚冰凉主要与"阳虚"有关。阳气具有温煦作用,阳气不足会导致身体感到寒冷,尤其是四肢末端。肾阳虚是导致手脚冰凉的重要原因,因为肾经起源于足底,肾阳虚会导致足部发凉。此外,阳气虚弱、阴血不足、脾胃虚弱等因素也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造成手脚冰凉。
食疗调理方案
当归生姜羊肉汤:适用于脾肾阳虚者。做法是用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炖汤,有补益气血、温中散寒的功效。
黄芪党参乌鸡汤:适合气血两虚者。可用黄芪、党参各15克,与乌鸡共煲汤。日常还可以用桂圆、红枣、枸杞煮水代茶饮。
生姜红枣茶:适用于血虚寒凝型。取生姜15克,红枣5
6颗。生姜洗净切块,与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煮1015分钟,起锅前可添加适量红糖,每日尽量于上午代茶饮用。
穴位按摩方法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四横指处,按摩此穴可治疗一切阳虚证,对畏寒怕冷效果尤佳。
八风穴:位于双脚的指缝之间,左右脚各有4个点,长期按摩可帮助改善下肢冰冷问题。
涌泉穴:位于第二、三趾趾缝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按压此穴可让手脚温暖。
中药调理和外治疗法
中药:常用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右归丸等。阳气乃生命之本,温煦身体是其重要功能之一。若阳气不足,无法运达手脚等肢体末梢部位,便会出现畏寒、手脚冰凉等现象。
艾灸:可艾灸大椎穴、足三里、关元穴等穴位。艾灸可祛除体内阴寒病邪,恢复阳气。
拔罐:背部膀胱经拔罐可以疏经通络,调整阴阳平衡,激发气血运行。
中药泡脚:可用艾叶、红花、桂枝等中药煮水泡脚,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浸泡20分钟左右。
日常生活调理
运动:坚持规律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从而有效地改善末端循环、促进血液流动。平时依据个人爱好、体力强弱选择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佳,如瑜伽、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微微出汗即可,不要大汗淋漓。
晒太阳:中医讲“背为阳”, 冬天人处于“阴盛阳衰”的状态,宜进行“日光浴”,背对阳光,肾与膀胱,一脏一腑,互为表里,膀胱经脉行于背部, “日光浴”可暖背,温通膀胱经气,有助肾中阳气升发。
泡脚:肾之经脉起于足部,足心涌泉穴为其主穴。冬夜睡前最好用具有补肾作用的中药(如菟丝子、淫羊藿、仙茅等)煎煮后泡脚,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左右,水漫过脚踝。浸泡20分钟左右,就会感觉到全身发热。如果在泡脚的同时再揉搓双脚 ,效果会更好。该法可以温肾阳,防寒袭。
注意保暖,呵护脾胃:秋冬季节,气温变幻莫测,一周经历春夏秋冬很常见,甚至一天也可以经历四季的气温变化,故要注意及时添衣保暖,出门常备一件秋冬外套。在寒冷的冬日早晨,推荐慢慢喝一杯温开水,呵护脾胃。这也是一个养护脾胃阳气的小方法。容易手脚冰凉的朋友,尽量不要在冬天一大杯凉水咕咚下肚,这是最容易直接损伤脾胃阳气的。
作息:经常心情不畅、烦躁易怒、手脚冰凉的人,要早起早睡,不要熬夜。夜晚阳气应收藏,熬夜会导致阳气损耗。
特别提醒
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在使用中药或进行外治疗法前,应先咨询专业医师。
手脚冰凉如果伴随其他症状(如发热、疼痛、皮肤颜色改变等),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
中医调理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见效,建议持续坚持。
通过上述综合调理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冬季手脚冰凉的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理。